从就业谋生到美好人生——职业教育漫话

从就业谋生到美好人生——职业教育漫话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2-01
版次: 1
ISBN: 9787559845856
定价: 78.00
装帧: 软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社会文化
7人买过
  • 哲学有三大基本问题:我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三大基本问题可以追问到任何领域。当我们谈论职业教育时候,也需要回答三个问题:职业教育是什么?职业教育何处来?职业教育何处去?徐平利先生在《从就业谋生到美好人生——职业教育漫话》这部著作中,以“打开职业教育之门的三把钥匙”之导论开篇,阐述了职业教育的来龙去脉和理论基础,解剖了职业教育学生和教师图像,分析了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与教学改革,并在附录中提供了关于职业教育大事件、职业教育思想家和职业教育经典名著的独特观点。全书以丰富的知识视域、精彩的实例暗喻、朴实的语言风格,讲述了职业教育的生命故事,引发读者对职业教育、就业谋生、人类发展和美好生活的深入思考。        徐平利,知名教育学者,做过小学、中学、大学教师。现任职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技术与职业教育研究所,研究方向是比较教育学和职业教育学。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素质教育实验纪实》(2002),《我的痛苦谁知道》(2003),《教育的陷阱》(2008),《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合著,2008),《职业教育的历史逻辑和哲学基础》(2010),《浮躁与焦虑》(2013),《逃离孤独和恐惧:寻找城市生活的“幸福门”》(2014),《TA让我活得明明白白》(合著,2017)。代表作《职业教育的历史逻辑和哲学基础》获得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三等奖。 目 录

    导论 三把钥匙   1

    1 人是意义存在     3

    2 人人愿意追求进步    9

    3 人人试图远离体力生产劳动    15

    篇 职业教育是什么    25

    章 职业的意义     27

    1 天职    27

    2 汉语职业    31

    3 职业选择    36

    第二章 教育的分类    38

    1 另类    38

    2 低层次    40

    3 身份与技艺     42

    4 历史逻辑     44

    5 中国方案     48

    第三章 美国样本     52

    1 效率运动与职业教育法案     52

    2 世纪大辩论     57

    3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    64

    4 中美比较     67

    第四章 平民大众     71

    1 普通人的快乐    71

    2 穷人问题     75

    3 平民英雄     77

    4 就业和乐业    81

    第五章 理论基础      84

    1 知识的确定性寻求     84

    2 知识社会史      87

    3 实验经验主义     93

    4 职业教育效率论    98

    5 职业教育人本论     101

    6 职业教育效率论(续)      104

    7 职业教育效率论(再续)    109

    8 职业教育文化论       115

    9 评论与反思       120

    第二篇 职业教育有何功能   125

    章 托底扶贫    127

    1 采访实习生     127

    2 教育功能     129

    3 穷人教育学    132

    4 君子执器    136

    第二章 培养目标    140

    1 人与人才     140

    2 学理与政策     145

    3 技艺 技能 技术    150

    4 技术知识的复杂性    157

    5 回到“政策表达”      164

    第三章 提升功能      169

    1 折叠人生     169

    2 人与技术的升腾      172

    3 三维提升      175

    4 意义赋值      178

    第三篇 职业教育何处来     181

    章 教育起源说     183

    1 摆脱孤独和恐惧     183

    2 学校教育的“封闭期”     185

    3 职业教育的诞生    188

    第二章 从墨子到裴斯泰洛齐     192

    1 瓦器里的宝贝    192

    2 诞生于欧洲      194

    3 职业教育之父     198

    第三章 现代职业教育诞生的条件    204

    1 对象的条件    204

    2 环境的条件    208

    3 制度的条件    212

    第四篇 职业教育的学生和教师    215

    章 谁在接受职业教育     217

    1 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     217

    2 高职院校     219

    3 学生在哪里     223

    4 在校企合作中   226

    5 星空与大地    229

    第二章 就业和离职    233

    1 人与工作    233

    2 “就离职”现象    237

    3 功利型就业     241

    4 知识抽象性与职场离职率     246

    5 流动的现代性     250

    第三章 职业教育教师论     253

    1 双师型和专业化      253

    2 知识分子精神      258

    3 共生关系     266

    4 个案研究     270

    5 四种角色     274

    6 任职资格:经验     276

    7 有温度的职业教育     281

    第五篇 职业教育的课程和教学    287

    章 好之物    289

    1 夫妻吃鱼     289

    2 确定性体制     294

    3 实用-存在主义    295

    4 两派课程论    299

    第二章 课程史:规训与解放     303

    1 立规矩    303

    2 从刘徽到孔颖达    307

    3 宋代课程论    310

    4 朱熹之后    312

    5 王阳明的转向    314

    6 curriculum:跑道与奔跑     318

    7 加尔文教义     320

    8 斯宾塞课程论     322

    9 从博比特到泰勒的课程论     325

    10 批判与反批判     332

    第三章 课程:职业教育因何不同     336

    1 意义世界的摇摆     336

    2 生活与课程     342

    3 浮躁的情绪     346

    第四章 职业教育课程的典型模式     352

    1 五个典型模式:特点与反思     352

    2 德国“双元制”模式:文化的视角     359

    3 扎根于中国文化土壤      370

    4 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中国模式”     376

    5 中国职业教育课程“阶段论”     380

    6 会制造不公吗     387

    第五章 灌输和引启:教学法的知行斗争史     391

    1 方法 模式 理念    391

    2 灌输和引启     397

    3 讲授型 探究型 讨论型    400

    4 教学法的历史和职业教育的教学法    406

    第六章 场景时代:职业教育的“场景教学”革命     418

    1 场景及场景时代:辞源和理论考察     418

    2 体验为王:职业教育场景教学的核心特征    425

    3 场景教学研究    430

    4 “教学全息甲板”和职业教育的“课程MALL”    441

    附录一 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的N 个    447

    附录二 10位职业教育思想家    452

    附录三 20部职业教育经典名著     457

    参考文献    468

    后 记     488
  • 内容简介:
    哲学有三大基本问题:我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三大基本问题可以追问到任何领域。当我们谈论职业教育时候,也需要回答三个问题:职业教育是什么?职业教育何处来?职业教育何处去?徐平利先生在《从就业谋生到美好人生——职业教育漫话》这部著作中,以“打开职业教育之门的三把钥匙”之导论开篇,阐述了职业教育的来龙去脉和理论基础,解剖了职业教育学生和教师图像,分析了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与教学改革,并在附录中提供了关于职业教育大事件、职业教育思想家和职业教育经典名著的独特观点。全书以丰富的知识视域、精彩的实例暗喻、朴实的语言风格,讲述了职业教育的生命故事,引发读者对职业教育、就业谋生、人类发展和美好生活的深入思考。
  • 作者简介:
           徐平利,知名教育学者,做过小学、中学、大学教师。现任职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技术与职业教育研究所,研究方向是比较教育学和职业教育学。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素质教育实验纪实》(2002),《我的痛苦谁知道》(2003),《教育的陷阱》(2008),《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合著,2008),《职业教育的历史逻辑和哲学基础》(2010),《浮躁与焦虑》(2013),《逃离孤独和恐惧:寻找城市生活的“幸福门”》(2014),《TA让我活得明明白白》(合著,2017)。代表作《职业教育的历史逻辑和哲学基础》获得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三等奖。
  • 目录:
    目 录

    导论 三把钥匙   1

    1 人是意义存在     3

    2 人人愿意追求进步    9

    3 人人试图远离体力生产劳动    15

    篇 职业教育是什么    25

    章 职业的意义     27

    1 天职    27

    2 汉语职业    31

    3 职业选择    36

    第二章 教育的分类    38

    1 另类    38

    2 低层次    40

    3 身份与技艺     42

    4 历史逻辑     44

    5 中国方案     48

    第三章 美国样本     52

    1 效率运动与职业教育法案     52

    2 世纪大辩论     57

    3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    64

    4 中美比较     67

    第四章 平民大众     71

    1 普通人的快乐    71

    2 穷人问题     75

    3 平民英雄     77

    4 就业和乐业    81

    第五章 理论基础      84

    1 知识的确定性寻求     84

    2 知识社会史      87

    3 实验经验主义     93

    4 职业教育效率论    98

    5 职业教育人本论     101

    6 职业教育效率论(续)      104

    7 职业教育效率论(再续)    109

    8 职业教育文化论       115

    9 评论与反思       120

    第二篇 职业教育有何功能   125

    章 托底扶贫    127

    1 采访实习生     127

    2 教育功能     129

    3 穷人教育学    132

    4 君子执器    136

    第二章 培养目标    140

    1 人与人才     140

    2 学理与政策     145

    3 技艺 技能 技术    150

    4 技术知识的复杂性    157

    5 回到“政策表达”      164

    第三章 提升功能      169

    1 折叠人生     169

    2 人与技术的升腾      172

    3 三维提升      175

    4 意义赋值      178

    第三篇 职业教育何处来     181

    章 教育起源说     183

    1 摆脱孤独和恐惧     183

    2 学校教育的“封闭期”     185

    3 职业教育的诞生    188

    第二章 从墨子到裴斯泰洛齐     192

    1 瓦器里的宝贝    192

    2 诞生于欧洲      194

    3 职业教育之父     198

    第三章 现代职业教育诞生的条件    204

    1 对象的条件    204

    2 环境的条件    208

    3 制度的条件    212

    第四篇 职业教育的学生和教师    215

    章 谁在接受职业教育     217

    1 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     217

    2 高职院校     219

    3 学生在哪里     223

    4 在校企合作中   226

    5 星空与大地    229

    第二章 就业和离职    233

    1 人与工作    233

    2 “就离职”现象    237

    3 功利型就业     241

    4 知识抽象性与职场离职率     246

    5 流动的现代性     250

    第三章 职业教育教师论     253

    1 双师型和专业化      253

    2 知识分子精神      258

    3 共生关系     266

    4 个案研究     270

    5 四种角色     274

    6 任职资格:经验     276

    7 有温度的职业教育     281

    第五篇 职业教育的课程和教学    287

    章 好之物    289

    1 夫妻吃鱼     289

    2 确定性体制     294

    3 实用-存在主义    295

    4 两派课程论    299

    第二章 课程史:规训与解放     303

    1 立规矩    303

    2 从刘徽到孔颖达    307

    3 宋代课程论    310

    4 朱熹之后    312

    5 王阳明的转向    314

    6 curriculum:跑道与奔跑     318

    7 加尔文教义     320

    8 斯宾塞课程论     322

    9 从博比特到泰勒的课程论     325

    10 批判与反批判     332

    第三章 课程:职业教育因何不同     336

    1 意义世界的摇摆     336

    2 生活与课程     342

    3 浮躁的情绪     346

    第四章 职业教育课程的典型模式     352

    1 五个典型模式:特点与反思     352

    2 德国“双元制”模式:文化的视角     359

    3 扎根于中国文化土壤      370

    4 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中国模式”     376

    5 中国职业教育课程“阶段论”     380

    6 会制造不公吗     387

    第五章 灌输和引启:教学法的知行斗争史     391

    1 方法 模式 理念    391

    2 灌输和引启     397

    3 讲授型 探究型 讨论型    400

    4 教学法的历史和职业教育的教学法    406

    第六章 场景时代:职业教育的“场景教学”革命     418

    1 场景及场景时代:辞源和理论考察     418

    2 体验为王:职业教育场景教学的核心特征    425

    3 场景教学研究    430

    4 “教学全息甲板”和职业教育的“课程MALL”    441

    附录一 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的N 个    447

    附录二 10位职业教育思想家    452

    附录三 20部职业教育经典名著     457

    参考文献    468

    后 记     488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从就业谋生到美好人生——职业教育漫话
逃离孤独和恐惧:寻找城市生活的“幸福门”
徐平利 著
从就业谋生到美好人生——职业教育漫话
浮躁与焦虑
徐平利 著
从就业谋生到美好人生——职业教育漫话
职业教育的历史逻辑和哲学基础
徐平利 著
从就业谋生到美好人生——职业教育漫话
教育的陷阱
徐平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