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生生伦理学引论

儒家生生伦理学引论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2020-07
版次: 1
ISBN: 9787100182119
定价: 150.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64页
字数: 300千字
45人买过
  • 孔子圣之诗,善学即邹孟。中国文化特色鲜明,儒家为其主流,自有卓绝独到之处,但使大化天下,而不教万古如长夜。 作者以内觉为阿基米德之点,分疏出欲、仁、智三性,创立三分法,证明孔子思想内部是三分结构,全然不同于西方文化中的感性、理性之两分。这个新格局,赋予本体以时间性,树立生生的意识,实现性善与性恶、心学与理学的真正会通,对天人合一古老传统给予全新诠释,更可以为解决西方道德哲学一些重大难题贡献儒家独特的智慧。 本书是为造论之作。儒家生生伦理学的义理结构有很强的合理性,不仅是儒家的,也是世界的,今后或有望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范式。 
    杨泽波,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多年来一直从事孟子研究,主要著有《孟子性善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有韩文译本)、《孟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孟子与中国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等。近年来逐渐将视线扩展到现代新儒家研究方向上来,著有《牟宗三三系论衡》(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另有论文近百篇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等海内外学术刊物上。 绪论 为什么要关注“生生”问题001 第一节   “十力学派”传承中遗留的一个问题002 第二节   西方哲学发展的重要转向007 第三节   儒家生生伦理学引入“生生”概念的意义011 第四节   本项研究在我学术生涯中的位置016   要素篇 第一章   内觉与智性021 第五节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不同内涵021 第六节   胡塞尔现相学内意识概念的意义025 第七节   唯识宗自证分思想的启示029 第八节   通过内觉发现智性032   第二章 内觉与欲性035 第九节 从恩格斯的一个著名说法谈起035 第九节   关于“吃饭哲学”的质疑038 第十一节 通过内觉发现欲性042   第三章 内觉与仁性046 第十二节 从内觉高度看“内省”与“反求”046 第十三节 呈现与觉知:内觉的两个环节050 第十四节 内觉的对象是仁性055 第十五节 我觉故我在060   功能篇 第四章 智性的双重功能067 第十六节 外识:智性的第一重功能067 第十七节 内识:智性的第二重功能070 第十八节 从智性维度进一步看内识之必要073   第五章 欲性与物质层面的生存078 第十九节 通过内识证明欲性维度的内觉并非幻觉078 第二十节 物质利欲保障人物质层面的生存082 第二十一节 价值选择关系:人禽之分义利之辨的精髓084   第六章 作为道德本体的仁性087 第二十二节 研究方法的转变087 第二十三节 儒家生生伦理学对仁性的解读097 第二十四节 积淀说与结晶说之同异120 第二十五节 仁性与时空134 第二十六节 仁体与ontology148 第二十七节 关于源始时间和源始空间的猜想167   第七章 天的地位与作用的重新审视176 第二十八节 德性之天对于儒家道德学说的意义176 第二十九节 早期启蒙:中国文化的一个奇特现象197 第三十节 自然之天的新解读211   辩证篇 第八章 仁性保障智性具有活动性227 第三十一节 智性与仁性辩证关系概说227 第三十二节 “道德动力学”:一个有重大学术价值的问题230 第三十三节 心为什么有活动性233 第三十四节 心的内在运行机制238 第三十五节 “道德动力学”与休谟伦理难题244 第三十六节 麦金太尔与赫斯特豪斯的努力及其局限246 第三十七节 儒家生生伦理学对休谟伦理难题的破解253   第九章 智性保障仁性不陷于流弊260 第三十八节 心学流弊以及牟宗三的形著论260 第三十九节 内识是杜绝心学流弊的根本之法264 第四十节 存在主义核心命题之批判274 第四十一节 “本质先于存在”隐含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281 第四十二节 将内识置于经权范式之下287 第四十三节 新人禽之辨296 第四十四节 两个不同命题的辩证融合299   第十章 智性与仁性在道德存有中的不同作用302 第四十五节 道德存有释义302 第四十六节 仁性在道德存有中的作用306 第四十七节 智性在道德存有中的作用312 第四十八节 两层存有:存有论发展的一个有意义方向319 第四十九节 儒家生生伦理学与胡塞尔的区别322 第五十节 儒家生生伦理学与牟宗三的不同323   结论篇 第十一章 三分法的正式建立329 第五十一节 历史上的相似理论及其不足329 第五十二节 真幸运,我找到了那个“三”335 第五十三节 三分法的结构及其表述339 第五十四节 三分法理论效应三则343 第五十五节 中国哲学有望对西方哲学的一个重大贡献356   第十二章 孟子与荀子、心学与理学的终极会通358 第五十六节 牟宗三的“旁出说”与李泽厚的“新旁出说”358 第五十七节 两种旁出说皆是一偏365 第五十八节 寻找综合之路的艰辛与曲折371 第五十九节 三分法是实现综合的理想途径379 第六十节 重温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理论意义382   第十三章 何为善:儒家生生伦理学的解读385 第六十一节 欲性之肯定385 第六十二节 仁性合于伦理是一种善387 第六十三节 智性成就道德是另一种善400 第六十四节 仁性伦理与智性道德的统一是完满之善406 第六十五节 关于道德与幸福关系的思考409   第十四章 天人合一之境414 第六十六节 钱穆之问414 第六十七节 道德践行意义的天人合一如何可能416 第六十八节 道德存有意义的天人合一如何可能420 第六十九节 “道德无相”:天人合一中一个重要的辅助因素424 第七十节 天人合一之境的一个新方向430   结语儒学范式现代转化的完成433 征引书目437 后记448 
  • 内容简介:
    孔子圣之诗,善学即邹孟。中国文化特色鲜明,儒家为其主流,自有卓绝独到之处,但使大化天下,而不教万古如长夜。 作者以内觉为阿基米德之点,分疏出欲、仁、智三性,创立三分法,证明孔子思想内部是三分结构,全然不同于西方文化中的感性、理性之两分。这个新格局,赋予本体以时间性,树立生生的意识,实现性善与性恶、心学与理学的真正会通,对天人合一古老传统给予全新诠释,更可以为解决西方道德哲学一些重大难题贡献儒家独特的智慧。 本书是为造论之作。儒家生生伦理学的义理结构有很强的合理性,不仅是儒家的,也是世界的,今后或有望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范式。 
  • 作者简介:
    杨泽波,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多年来一直从事孟子研究,主要著有《孟子性善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有韩文译本)、《孟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孟子与中国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等。近年来逐渐将视线扩展到现代新儒家研究方向上来,著有《牟宗三三系论衡》(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另有论文近百篇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等海内外学术刊物上。
  • 目录:
    绪论 为什么要关注“生生”问题001 第一节   “十力学派”传承中遗留的一个问题002 第二节   西方哲学发展的重要转向007 第三节   儒家生生伦理学引入“生生”概念的意义011 第四节   本项研究在我学术生涯中的位置016   要素篇 第一章   内觉与智性021 第五节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不同内涵021 第六节   胡塞尔现相学内意识概念的意义025 第七节   唯识宗自证分思想的启示029 第八节   通过内觉发现智性032   第二章 内觉与欲性035 第九节 从恩格斯的一个著名说法谈起035 第九节   关于“吃饭哲学”的质疑038 第十一节 通过内觉发现欲性042   第三章 内觉与仁性046 第十二节 从内觉高度看“内省”与“反求”046 第十三节 呈现与觉知:内觉的两个环节050 第十四节 内觉的对象是仁性055 第十五节 我觉故我在060   功能篇 第四章 智性的双重功能067 第十六节 外识:智性的第一重功能067 第十七节 内识:智性的第二重功能070 第十八节 从智性维度进一步看内识之必要073   第五章 欲性与物质层面的生存078 第十九节 通过内识证明欲性维度的内觉并非幻觉078 第二十节 物质利欲保障人物质层面的生存082 第二十一节 价值选择关系:人禽之分义利之辨的精髓084   第六章 作为道德本体的仁性087 第二十二节 研究方法的转变087 第二十三节 儒家生生伦理学对仁性的解读097 第二十四节 积淀说与结晶说之同异120 第二十五节 仁性与时空134 第二十六节 仁体与ontology148 第二十七节 关于源始时间和源始空间的猜想167   第七章 天的地位与作用的重新审视176 第二十八节 德性之天对于儒家道德学说的意义176 第二十九节 早期启蒙:中国文化的一个奇特现象197 第三十节 自然之天的新解读211   辩证篇 第八章 仁性保障智性具有活动性227 第三十一节 智性与仁性辩证关系概说227 第三十二节 “道德动力学”:一个有重大学术价值的问题230 第三十三节 心为什么有活动性233 第三十四节 心的内在运行机制238 第三十五节 “道德动力学”与休谟伦理难题244 第三十六节 麦金太尔与赫斯特豪斯的努力及其局限246 第三十七节 儒家生生伦理学对休谟伦理难题的破解253   第九章 智性保障仁性不陷于流弊260 第三十八节 心学流弊以及牟宗三的形著论260 第三十九节 内识是杜绝心学流弊的根本之法264 第四十节 存在主义核心命题之批判274 第四十一节 “本质先于存在”隐含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281 第四十二节 将内识置于经权范式之下287 第四十三节 新人禽之辨296 第四十四节 两个不同命题的辩证融合299   第十章 智性与仁性在道德存有中的不同作用302 第四十五节 道德存有释义302 第四十六节 仁性在道德存有中的作用306 第四十七节 智性在道德存有中的作用312 第四十八节 两层存有:存有论发展的一个有意义方向319 第四十九节 儒家生生伦理学与胡塞尔的区别322 第五十节 儒家生生伦理学与牟宗三的不同323   结论篇 第十一章 三分法的正式建立329 第五十一节 历史上的相似理论及其不足329 第五十二节 真幸运,我找到了那个“三”335 第五十三节 三分法的结构及其表述339 第五十四节 三分法理论效应三则343 第五十五节 中国哲学有望对西方哲学的一个重大贡献356   第十二章 孟子与荀子、心学与理学的终极会通358 第五十六节 牟宗三的“旁出说”与李泽厚的“新旁出说”358 第五十七节 两种旁出说皆是一偏365 第五十八节 寻找综合之路的艰辛与曲折371 第五十九节 三分法是实现综合的理想途径379 第六十节 重温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理论意义382   第十三章 何为善:儒家生生伦理学的解读385 第六十一节 欲性之肯定385 第六十二节 仁性合于伦理是一种善387 第六十三节 智性成就道德是另一种善400 第六十四节 仁性伦理与智性道德的统一是完满之善406 第六十五节 关于道德与幸福关系的思考409   第十四章 天人合一之境414 第六十六节 钱穆之问414 第六十七节 道德践行意义的天人合一如何可能416 第六十八节 道德存有意义的天人合一如何可能420 第六十九节 “道德无相”:天人合一中一个重要的辅助因素424 第七十节 天人合一之境的一个新方向430   结语儒学范式现代转化的完成433 征引书目437 后记448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