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研究论丛·语义场:生存的本体论诠释(人类行为动力研究)

哲学研究论丛·语义场:生存的本体论诠释(人类行为动力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5-01
版次: 1
ISBN: 9787511723925
定价: 6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07页
字数: 469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哲学心理学
19人买过
  •   20世纪以来,哲学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向”语言学转向”的思潮,但这种转向却停留在对语言的工具性反思层面。《哲学研究论丛·语义场:生存的本体论诠释(人类行为动力研究)》从语言的生存行为入手,重新探查世界的本体和人的存在问题。首先,语言既是生态化的,更是生存语义化的;其次,语言的生存语义是以“场”的形式敞开并以“场”的方式发挥功能;其三,以生存语义为内涵充盈形态的场,既可以生境方式也可以死境方式构成人存在敞开的原动力。人们所熟悉的存在与意识、物质与精神、自然与人、环境与社会、群体与个体、历史与发展、过去与未来、现实与想望、真理与价值、自由与伦理、永恒与美等等,无不构成这个动态生成的生存语义“场”的具体内容。以生存语义场的方式来重新审视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可能发生的一切,将为当代哲学创构新本体论基石,更可能为当代学术打开一扇新窗口,开辟一片新天空,提供一个新的认知参照,构建一种新的哲学方法。 重读唐代兴《语义场:生存的本体论诠释》
    再版自序
    初版序一
    初版自序
    导论审视语言的场化视域
    1.语言学的人类困境
    1.1语言学的现代三步曲
    1.2语言学的人文背景
    1.3多元的渗进与开拓
    1.4自我桎梏中的困境
    1.5沉重误解与难解梦境
    2.广义语义学的哲学蓝图
    2.1语言学的前景展望
    2.2语义学的历史与现状
    2.3人类行为与语言行为
    2.4意义达向符号的形式化
    2.5自我创设的生态化表达
    2.6语言权力的形式化指令
    2.7广义语义学蓝图

    上篇语义场的构成分析
    3.生存语义场概观
    3.1自我交通与疏离
    3.2语义场现象描述
    3.3生存语义能量场
    3.4“场”化散点透视
    4.多元探索与无穷发现
    4.1现代科学中的物理场
    4.2现代的场心理学
    4.3弗氏第三种无意识
    4.4社会的情境定义
    4.5形态发生场
    5.语义场的语义状态
    5.1世界的非结构性
    5.2场化语义核生成
    5.3状态的和场的
    5.4场化的解释因素
    5.5两种形态的语义域
    5.6场化的语义特征
    6.语义场的类型学分析
    6.1人视野中的自然景观
    6.2整体存在的生存视角
    6.3多元敞开的文化尺度
    6.4变动不居的时间流向
    6.5生成化的群体类型场
    6.6创化中的个体生命特征
    6.7创造性释放的精神生存
    6.8人的生物天性原则
    6.9生态渗透的交叉与自守
    7.语义场的形态学分析
    7.1语言的存在本质
    7.2语言的生存论功能
    7.3语言的形式化意味
    7.4语言的生存疏离性
    7.5解释的主观与徒劳
    7.6疏离生成的终极动因
    7.7疏离敞开的动态特征
    8.语义场的行为学分析
    8.1感性化的语言行为
    8.2语言行为的话题性
    8.3语言行为的语境性
    8.4语言行为的领域性
    8.5语言行为的语区性
    8.6隐匿化的语言角色
    8.7功利欲望的忠诚性
    8.8角色库中的多面人
    9.语义场的生态学分析
    9.1两种不同生态变迁
    9.2语义场的生态变迁
    9.3生态能量的聚散

    下篇语义场的功能分析
    10.语义场效应生成
    10.1语义场发生动因
    10.2理解与沟通效应
    10.3语义共振的条件
    10.4内聚与辐射效应
    11.语义场的价值取向
    11.1存在与价值的指涉
    11.2时空化语义价值取向
    11.3两种语义价值尺度
    11.4世纪性生存眷注
    11.5“主体方法”图像
    11.6“生境图样”方法
    12.人类真理的域与度
    12.1真理的内在悖论
    12.2真理的真实源流
    12.3真理的实在域度
    12.4哲学的困境与追求
    12.5真善美的统一性
    13.认知敞开的思维模型
    13.1生存化的人与思维
    13.2类型化的思维模型
    13.3思维的生存本质
    13.4场化的思维模型
    14.科学探索的场态运动
    14.1科学的人文道路
    14.2牛顿的知识论原则
    14.3世界的相对化图景
    14.4相对的绝对论哲学
    14.5科学的悲剧即人
    14.6全新的科学启示
    15.生态化综合思想与方法
    15.1经典“物质”的动摇
    15.2新的因果关系生成
    15.3科学与哲学的共生
    15.4生存本体之历史
    15.5形式化的实践智慧
    16.自由的绝对与超越
    16.1人的主宰问题
    16.2现实和理想
    16.3自由的本质
    16.4两种生活自由
    16.5绝对追求和超越
    17.生存中的伦理之网
    17.1关系生成伦理行为
    17.2善的伦理疆域
    17.3传统·责任·义务
    17.4权力互补的秘密
    17.5正当与不正当
    18.永恒的生存之梦
    18.1美非自由的象征
    18.2行为乃美之本源
    18.3人的形式化展布
    18.4审美生存的场域
    18.5艺术·科学,哲学
    19.历史展布中的人
    19.1一种新的历史观
    19.2生存即生长
    19.3历史化的生存体验
    19.4语义场的时时更新
    索引
    后记
  • 内容简介:
      20世纪以来,哲学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向”语言学转向”的思潮,但这种转向却停留在对语言的工具性反思层面。《哲学研究论丛·语义场:生存的本体论诠释(人类行为动力研究)》从语言的生存行为入手,重新探查世界的本体和人的存在问题。首先,语言既是生态化的,更是生存语义化的;其次,语言的生存语义是以“场”的形式敞开并以“场”的方式发挥功能;其三,以生存语义为内涵充盈形态的场,既可以生境方式也可以死境方式构成人存在敞开的原动力。人们所熟悉的存在与意识、物质与精神、自然与人、环境与社会、群体与个体、历史与发展、过去与未来、现实与想望、真理与价值、自由与伦理、永恒与美等等,无不构成这个动态生成的生存语义“场”的具体内容。以生存语义场的方式来重新审视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可能发生的一切,将为当代哲学创构新本体论基石,更可能为当代学术打开一扇新窗口,开辟一片新天空,提供一个新的认知参照,构建一种新的哲学方法。
  • 目录:
    重读唐代兴《语义场:生存的本体论诠释》
    再版自序
    初版序一
    初版自序
    导论审视语言的场化视域
    1.语言学的人类困境
    1.1语言学的现代三步曲
    1.2语言学的人文背景
    1.3多元的渗进与开拓
    1.4自我桎梏中的困境
    1.5沉重误解与难解梦境
    2.广义语义学的哲学蓝图
    2.1语言学的前景展望
    2.2语义学的历史与现状
    2.3人类行为与语言行为
    2.4意义达向符号的形式化
    2.5自我创设的生态化表达
    2.6语言权力的形式化指令
    2.7广义语义学蓝图

    上篇语义场的构成分析
    3.生存语义场概观
    3.1自我交通与疏离
    3.2语义场现象描述
    3.3生存语义能量场
    3.4“场”化散点透视
    4.多元探索与无穷发现
    4.1现代科学中的物理场
    4.2现代的场心理学
    4.3弗氏第三种无意识
    4.4社会的情境定义
    4.5形态发生场
    5.语义场的语义状态
    5.1世界的非结构性
    5.2场化语义核生成
    5.3状态的和场的
    5.4场化的解释因素
    5.5两种形态的语义域
    5.6场化的语义特征
    6.语义场的类型学分析
    6.1人视野中的自然景观
    6.2整体存在的生存视角
    6.3多元敞开的文化尺度
    6.4变动不居的时间流向
    6.5生成化的群体类型场
    6.6创化中的个体生命特征
    6.7创造性释放的精神生存
    6.8人的生物天性原则
    6.9生态渗透的交叉与自守
    7.语义场的形态学分析
    7.1语言的存在本质
    7.2语言的生存论功能
    7.3语言的形式化意味
    7.4语言的生存疏离性
    7.5解释的主观与徒劳
    7.6疏离生成的终极动因
    7.7疏离敞开的动态特征
    8.语义场的行为学分析
    8.1感性化的语言行为
    8.2语言行为的话题性
    8.3语言行为的语境性
    8.4语言行为的领域性
    8.5语言行为的语区性
    8.6隐匿化的语言角色
    8.7功利欲望的忠诚性
    8.8角色库中的多面人
    9.语义场的生态学分析
    9.1两种不同生态变迁
    9.2语义场的生态变迁
    9.3生态能量的聚散

    下篇语义场的功能分析
    10.语义场效应生成
    10.1语义场发生动因
    10.2理解与沟通效应
    10.3语义共振的条件
    10.4内聚与辐射效应
    11.语义场的价值取向
    11.1存在与价值的指涉
    11.2时空化语义价值取向
    11.3两种语义价值尺度
    11.4世纪性生存眷注
    11.5“主体方法”图像
    11.6“生境图样”方法
    12.人类真理的域与度
    12.1真理的内在悖论
    12.2真理的真实源流
    12.3真理的实在域度
    12.4哲学的困境与追求
    12.5真善美的统一性
    13.认知敞开的思维模型
    13.1生存化的人与思维
    13.2类型化的思维模型
    13.3思维的生存本质
    13.4场化的思维模型
    14.科学探索的场态运动
    14.1科学的人文道路
    14.2牛顿的知识论原则
    14.3世界的相对化图景
    14.4相对的绝对论哲学
    14.5科学的悲剧即人
    14.6全新的科学启示
    15.生态化综合思想与方法
    15.1经典“物质”的动摇
    15.2新的因果关系生成
    15.3科学与哲学的共生
    15.4生存本体之历史
    15.5形式化的实践智慧
    16.自由的绝对与超越
    16.1人的主宰问题
    16.2现实和理想
    16.3自由的本质
    16.4两种生活自由
    16.5绝对追求和超越
    17.生存中的伦理之网
    17.1关系生成伦理行为
    17.2善的伦理疆域
    17.3传统·责任·义务
    17.4权力互补的秘密
    17.5正当与不正当
    18.永恒的生存之梦
    18.1美非自由的象征
    18.2行为乃美之本源
    18.3人的形式化展布
    18.4审美生存的场域
    18.5艺术·科学,哲学
    19.历史展布中的人
    19.1一种新的历史观
    19.2生存即生长
    19.3历史化的生存体验
    19.4语义场的时时更新
    索引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哲学研究论丛·语义场:生存的本体论诠释(人类行为动力研究)
哲学猫:不可思议的哲学旅行(掌握学习与成长的底层逻辑,学会选择与表达)
蔡志芹 著;猫十六 绘
哲学研究论丛·语义场:生存的本体论诠释(人类行为动力研究)
哲学与生活
隋晶
哲学研究论丛·语义场:生存的本体论诠释(人类行为动力研究)
哲学的困惑--克里普克哲学论文选辑
(美)索尔·克里普克(Saul A. kripke)著,刘叶涛 雒自新 刘东 等 译
哲学研究论丛·语义场:生存的本体论诠释(人类行为动力研究)
哲学原理(全译本)
笛卡尔
哲学研究论丛·语义场:生存的本体论诠释(人类行为动力研究)
哲学进化论 : 一场关于世界、意识、道德的无止境追问(蒙曼、喻丰、沈奕斐、张志强、郭沂倾情推荐;奇葩说人气辩手、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幽默讲述)
李浩然 著;天喜文化 出品
哲学研究论丛·语义场:生存的本体论诠释(人类行为动力研究)
哲学的二十个夜晚
徐英瑾
哲学研究论丛·语义场:生存的本体论诠释(人类行为动力研究)
哲学评鉴(第二辑): 证据、视角和模态
《哲学评鉴》编辑委员会 编
哲学研究论丛·语义场:生存的本体论诠释(人类行为动力研究)
哲学与现实政治
(英)雷蒙德·戈伊斯
哲学研究论丛·语义场:生存的本体论诠释(人类行为动力研究)
哲学精要二十讲
贺志勇、宁晚枚、刘丽娜
哲学研究论丛·语义场:生存的本体论诠释(人类行为动力研究)
哲学、历史与僭政——重审施特劳斯与科耶夫之争
[美]弗罗斯特(Bryan-Paul Frost) 编;[美]伯恩斯(Timothy W. Burns)
哲学研究论丛·语义场:生存的本体论诠释(人类行为动力研究)
哲学思维 清晰思考的12条关键原则 朱利安?巴吉尼 汇集当代哲学家精粹 生活哲学 思维框架 中信出版社图书
Julian Baggini朱利安·巴吉尼
哲学研究论丛·语义场:生存的本体论诠释(人类行为动力研究)
哲学家都爱了谁?(哲学博士黄鼎元力作,趣写苏格拉底 卢梭 叔本华 尼采等大哲学家不为人知的故事)
黄鼎元 著,酷威文化 出品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哲学研究论丛·语义场:生存的本体论诠释(人类行为动力研究)
生成涌现时间
唐代兴 著
哲学研究论丛·语义场:生存的本体论诠释(人类行为动力研究)
限度引导生存
唐代兴 著
哲学研究论丛·语义场:生存的本体论诠释(人类行为动力研究)
存在敞开的书写
唐代兴 著
哲学研究论丛·语义场:生存的本体论诠释(人类行为动力研究)
书写哲学的生成
唐代兴 著
哲学研究论丛·语义场:生存的本体论诠释(人类行为动力研究)
哲学研究论丛:生态化综合(一种新的世界观)
唐代兴 著
哲学研究论丛·语义场:生存的本体论诠释(人类行为动力研究)
生境伦理学:生境伦理的制度规训
唐代兴 著
哲学研究论丛·语义场:生存的本体论诠释(人类行为动力研究)
生境伦理的哲学基础
唐代兴 著
哲学研究论丛·语义场:生存的本体论诠释(人类行为动力研究)
生存与幸福:伦理构建的知识论原理
唐代兴 著
哲学研究论丛·语义场:生存的本体论诠释(人类行为动力研究)
生态理性哲学导论
唐代兴 著
哲学研究论丛·语义场:生存的本体论诠释(人类行为动力研究)
优良道德体系论:新伦理学研究
唐代兴 著
哲学研究论丛·语义场:生存的本体论诠释(人类行为动力研究)
公正伦理与制度道德
唐代兴 著
哲学研究论丛·语义场:生存的本体论诠释(人类行为动力研究)
当代语义美学论纲:人类行为意义研究.2
唐代兴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