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病:江南地区一个村落的疾病观念

假病:江南地区一个村落的疾病观念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2022-04
版次: 1
ISBN: 9787540789046
定价: 65.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字数: 210千字
分类: 医药卫生
101人买过
  • 本书记载的是发生在某个江南小村的疾病故事。这些故事初闻有些不可思议,但背后却承载着千百年传承下来的生活智慧。这些生活智慧在村民们的日常生活中融会贯通为一套较为系统的地方性知识。它告诉人们如何判断自己得的是真病还是假病,又该如何预防、治疗,同时还教会了人们如何在这片与祖先、鬼、神共享的土地上始终怀抱着希望,顺利地生活,无惧地死去。 沈燕,1989年生,浙江德清人,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所博士后。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法学(民俗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间文学研究所法学(民俗学)硕士,曾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作为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前往东京大学学习一年。发表有《“两家并一家”之传宗接代的另类解读——阴间与阳间的连结》《灾害记忆何以传承——以一个村落地方神的变迁史为例》等文章。  

    章 导论:走进患者的疾病观念

    民间疾病观念作为一种地方性知识,对一个地区民众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民众生活其中,悠然自得,大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一、缘起:来自他界的信息——“惹夜癔”和家蛇 

    二、进入学者视域的中国医疗 

    三、中国医疗研究中的疾病观念 

    四、研究视角:作为地方性知识的疾病观念 

     

    第二章 九里村:家乡与田野调查地 

    记忆中的水乡生活总离不开这两个地方:九里河与湖墩庙。如今,家乡的人们依然“信巫鬼,重淫祀”,通过关仙婆,连接着模糊的隐形的世界,也连接着先民的世界。

    一、村名里的水乡泽国 

    二、九里村的总管神 

    三、变迁中的水乡生活 

     

    第三章 六家里:一个家族的疾痛叙事 

    生病不仅仅是一种生理上的疾病,它影射出来的,可能是某种无法名状的力量,这种力量也许是人的命运或运势,也许是风水,又或者它是祖先的一个提醒,一个家族里的一段恩怨。

    一、六家里与沈家门 

    二、日常生活中的疾痛叙事 

    三、疾痛的深意:不可见的世界 

     

    第四章 “阴阳隔了一只嘴”:死亡与对话 

    在葬礼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有关身体的实践。正是在这样的实践中,生者在某种程度上感觉到了与死者之间的联系,而那个不可见的世界也得以在村民们的观念中逐渐明晰起来。

    一、不可预知的死亡:奶奶的葬礼 

    二、关仙:与亡人的对话 

    三、奶奶的百日:魂在何处 

    四、生与死的联结 

     

    第五章 村民眼中的村落时空:身体记忆与日常实践 

    村落的时空并不是均质的。对村民们而言,鬼神与人一样,无处不在,整个村落就是人鬼神共享的世界。因此,疾病也不再仅仅是个人身体的事,而是个体与周围时空互动的结果。

    一、家居时空:洁净与污秽、神圣与世俗 

    二、祭祀圈的中心:湖墩庙与“活菩萨” 

    三、村落中的“禁地” 

    四、非均质的时空与疾病 

     

    第六章 变化中的乡村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直接或间接地走出村落,开始在城市里安家落户,与村落环境之间心意感觉的断裂,让年轻人们不再无条件地、不假思索地遵循那些“约定俗成”。

    一、村落的工业化 

    二、本土化基督教的介入 

    三、代际间的矛盾:在父母与子女之间 

    四、做与信:在情感与理智之间 

    五、疾病观念传承再思考 

     

    后记:当故乡成为他乡 

    致 谢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本书记载的是发生在某个江南小村的疾病故事。这些故事初闻有些不可思议,但背后却承载着千百年传承下来的生活智慧。这些生活智慧在村民们的日常生活中融会贯通为一套较为系统的地方性知识。它告诉人们如何判断自己得的是真病还是假病,又该如何预防、治疗,同时还教会了人们如何在这片与祖先、鬼、神共享的土地上始终怀抱着希望,顺利地生活,无惧地死去。
  • 作者简介:
    沈燕,1989年生,浙江德清人,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所博士后。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法学(民俗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间文学研究所法学(民俗学)硕士,曾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作为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前往东京大学学习一年。发表有《“两家并一家”之传宗接代的另类解读——阴间与阳间的连结》《灾害记忆何以传承——以一个村落地方神的变迁史为例》等文章。
  • 目录:
     

    章 导论:走进患者的疾病观念

    民间疾病观念作为一种地方性知识,对一个地区民众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民众生活其中,悠然自得,大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一、缘起:来自他界的信息——“惹夜癔”和家蛇 

    二、进入学者视域的中国医疗 

    三、中国医疗研究中的疾病观念 

    四、研究视角:作为地方性知识的疾病观念 

     

    第二章 九里村:家乡与田野调查地 

    记忆中的水乡生活总离不开这两个地方:九里河与湖墩庙。如今,家乡的人们依然“信巫鬼,重淫祀”,通过关仙婆,连接着模糊的隐形的世界,也连接着先民的世界。

    一、村名里的水乡泽国 

    二、九里村的总管神 

    三、变迁中的水乡生活 

     

    第三章 六家里:一个家族的疾痛叙事 

    生病不仅仅是一种生理上的疾病,它影射出来的,可能是某种无法名状的力量,这种力量也许是人的命运或运势,也许是风水,又或者它是祖先的一个提醒,一个家族里的一段恩怨。

    一、六家里与沈家门 

    二、日常生活中的疾痛叙事 

    三、疾痛的深意:不可见的世界 

     

    第四章 “阴阳隔了一只嘴”:死亡与对话 

    在葬礼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有关身体的实践。正是在这样的实践中,生者在某种程度上感觉到了与死者之间的联系,而那个不可见的世界也得以在村民们的观念中逐渐明晰起来。

    一、不可预知的死亡:奶奶的葬礼 

    二、关仙:与亡人的对话 

    三、奶奶的百日:魂在何处 

    四、生与死的联结 

     

    第五章 村民眼中的村落时空:身体记忆与日常实践 

    村落的时空并不是均质的。对村民们而言,鬼神与人一样,无处不在,整个村落就是人鬼神共享的世界。因此,疾病也不再仅仅是个人身体的事,而是个体与周围时空互动的结果。

    一、家居时空:洁净与污秽、神圣与世俗 

    二、祭祀圈的中心:湖墩庙与“活菩萨” 

    三、村落中的“禁地” 

    四、非均质的时空与疾病 

     

    第六章 变化中的乡村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直接或间接地走出村落,开始在城市里安家落户,与村落环境之间心意感觉的断裂,让年轻人们不再无条件地、不假思索地遵循那些“约定俗成”。

    一、村落的工业化 

    二、本土化基督教的介入 

    三、代际间的矛盾:在父母与子女之间 

    四、做与信:在情感与理智之间 

    五、疾病观念传承再思考 

     

    后记:当故乡成为他乡 

    致 谢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假病:江南地区一个村落的疾病观念
重读鲁迅:荣格的参照视角
卡罗琳·T. 布朗
假病:江南地区一个村落的疾病观念
两美元过一天 : 美国的福利与贫穷
凯瑟琳·爱丁;卢克·谢弗
假病:江南地区一个村落的疾病观念
中国龙的发明:近现代中国形象的域外变迁
施爱东 后浪
假病:江南地区一个村落的疾病观念
重构契丹早期史 新锐学者关于契丹早期历史全新力作 苗润博 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北大中国史研究丛书
苗润博 著
假病:江南地区一个村落的疾病观念
我能帮上什么忙?(万镜·现象)
戴维·戈德布卢姆;皮尔·布莱登
假病:江南地区一个村落的疾病观念
普林斯顿大学生物图鉴 :真菌(地球分解者)
[美]布里特·艾伦·邦亚德 著;陈伟 译;中国国家地理·图书 出品
假病:江南地区一个村落的疾病观念
克洛德·夏布罗尔 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开创者夏布罗尔导演评传
若埃尔·马尼(Jo.l Magny) 著;谢强 译
假病:江南地区一个村落的疾病观念
拓地降敌:北宋中叶内臣名将李宪研究
何冠环
假病:江南地区一个村落的疾病观念
班史:一个大学班级的日常生活(2018—2022)
黄修志 石榴花 著
假病:江南地区一个村落的疾病观念
另一场新文化运动:五四前后“梁启超系”再造新文明的努力
周月峰 著
假病:江南地区一个村落的疾病观念
辛弃疾新传
辛更儒 后浪
假病:江南地区一个村落的疾病观念
无条件投降博物馆
[荷兰]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