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视美国教育

平视美国教育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7-09
版次: 1
ISBN: 9787300244334
定价: 39.8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12页
分类: 教育
31人买过
  • 长期以来,有关中美教育优劣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歇。

    国人对美国教育的态度多半分为两种,一种是不屑一顾,我们自己的基础教育比美国就好,不用学。杨振宁教授在直播中就告诫我们,美国教育绝对不比中国好。另一种则认为学不来,完全没有复制的土壤。但是辩证地看,两国的教育与社会环境、文化背景、历史形成等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无论是盲目崇拜,实行拿来主义,还是强力排斥,全盘否定,都不是理性教育者的正确抉择。美国的教育体系受到全世界的认可,美国学校的专业选择和学分制度都十分灵活,我们可以借鉴美国教育中的积极因素。

    作者从解读两本介绍美国教育的书籍入手,探讨了中国教育发展中的劣势和优势,并据此对中国的教学思路、校长及教师的作用等问题提出了建议,具有很强的实践参考价值。

    王晓春,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退休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有教师观念更新、语文教学改革、家庭教育等。著有《教与学的秘密:解读佐藤学的课堂教学观》《早恋:怎么看?怎么办?》《今天怎样做班主任:点评100个典型案例》《第56号教室的玄机:解读雷夫老师的教育艺术》等。



    上 篇

    1. 教育的本质是帮助孩子自我成长 

    2. 生命的神奇——厌学生扎克

    3. 犹太人与书

    4. 欲望与现实 

    5. 海豚训练术 

    6. 我国素质教育为什么推不动

    7. 多媒体对教育的作用 

    8. 美国大学的堕落 

    9. “永久牌”与“飞鸽牌” 

    10. 青少年的特征 

    11. 创新能力与学科教学 

    12. 谁能成为优秀教师 

    13. 即使在教学时,教师也应该是学习者

    14. 探究式教学的位置 

    15. 教育形象不佳,这是常态 

    16. 美国教师也埋怨体制 

    17. 哈佛大学的教师培训方式 

    18.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负面作用 



    下 篇

    19. 走班制符合中国国情吗 

    20. 走班制中的“家房” 

    21. 颠覆“因材施教”?

    22. 教育:可能与现实 

    23. 美国的《学生管理手册》与中国的《中小学生守则》 

    24. 美国中小学的班干部 

    25. 美国高中老师如何教学生写作文 

    26. 美国教师眼中的名师雷夫

    27. 美国教师怎么看新教育法 

    28. 美国教师如何给学生打分 

    29. 美国有班主任吗

    30. 中美两国教师的负担 

    31. 美国小学流行“主题式教学”的原因

    32. 美国人不相信“赢在起点” 

    33. 美国有重点学校、重点班吗 

    34. 美国教育的阶层固化问题

    35. 美国人为什么没有早恋的概念 

    36. 再谈美国的学生守则 

    37. 警惕对学生的过度保护 

    38. 中美基础教育的区别 

    39. 高中应该更像大学,而不是更像初中 

    40. 为什么美国的公立教育喜欢改革

    41. 美国公立教育是哲学决定政策?

    42. 美国人怎样研究中国教育? 

    43. 关于批判性思维

    44. 送孩子去美国读中学,好不好?

    45. 美国学校如何管理教师

    46. 关于项目学习 

    47. 我所理解的探究式教学

    48. 关于分层教学 

    49. 关于教师评价标准

    50. 美国小学怎样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51. 美国的菜单式教学与中国的导学案 

    52. 美国数学教育改革为什么没有成效 

    53. 关于创新教育

    54. 科学家到中学做报告



  • 内容简介:
    长期以来,有关中美教育优劣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歇。

    国人对美国教育的态度多半分为两种,一种是不屑一顾,我们自己的基础教育比美国就好,不用学。杨振宁教授在直播中就告诫我们,美国教育绝对不比中国好。另一种则认为学不来,完全没有复制的土壤。但是辩证地看,两国的教育与社会环境、文化背景、历史形成等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无论是盲目崇拜,实行拿来主义,还是强力排斥,全盘否定,都不是理性教育者的正确抉择。美国的教育体系受到全世界的认可,美国学校的专业选择和学分制度都十分灵活,我们可以借鉴美国教育中的积极因素。

    作者从解读两本介绍美国教育的书籍入手,探讨了中国教育发展中的劣势和优势,并据此对中国的教学思路、校长及教师的作用等问题提出了建议,具有很强的实践参考价值。

  • 作者简介:
    王晓春,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退休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有教师观念更新、语文教学改革、家庭教育等。著有《教与学的秘密:解读佐藤学的课堂教学观》《早恋:怎么看?怎么办?》《今天怎样做班主任:点评100个典型案例》《第56号教室的玄机:解读雷夫老师的教育艺术》等。



  • 目录:
    上 篇

    1. 教育的本质是帮助孩子自我成长 

    2. 生命的神奇——厌学生扎克

    3. 犹太人与书

    4. 欲望与现实 

    5. 海豚训练术 

    6. 我国素质教育为什么推不动

    7. 多媒体对教育的作用 

    8. 美国大学的堕落 

    9. “永久牌”与“飞鸽牌” 

    10. 青少年的特征 

    11. 创新能力与学科教学 

    12. 谁能成为优秀教师 

    13. 即使在教学时,教师也应该是学习者

    14. 探究式教学的位置 

    15. 教育形象不佳,这是常态 

    16. 美国教师也埋怨体制 

    17. 哈佛大学的教师培训方式 

    18.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负面作用 



    下 篇

    19. 走班制符合中国国情吗 

    20. 走班制中的“家房” 

    21. 颠覆“因材施教”?

    22. 教育:可能与现实 

    23. 美国的《学生管理手册》与中国的《中小学生守则》 

    24. 美国中小学的班干部 

    25. 美国高中老师如何教学生写作文 

    26. 美国教师眼中的名师雷夫

    27. 美国教师怎么看新教育法 

    28. 美国教师如何给学生打分 

    29. 美国有班主任吗

    30. 中美两国教师的负担 

    31. 美国小学流行“主题式教学”的原因

    32. 美国人不相信“赢在起点” 

    33. 美国有重点学校、重点班吗 

    34. 美国教育的阶层固化问题

    35. 美国人为什么没有早恋的概念 

    36. 再谈美国的学生守则 

    37. 警惕对学生的过度保护 

    38. 中美基础教育的区别 

    39. 高中应该更像大学,而不是更像初中 

    40. 为什么美国的公立教育喜欢改革

    41. 美国公立教育是哲学决定政策?

    42. 美国人怎样研究中国教育? 

    43. 关于批判性思维

    44. 送孩子去美国读中学,好不好?

    45. 美国学校如何管理教师

    46. 关于项目学习 

    47. 我所理解的探究式教学

    48. 关于分层教学 

    49. 关于教师评价标准

    50. 美国小学怎样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51. 美国的菜单式教学与中国的导学案 

    52. 美国数学教育改革为什么没有成效 

    53. 关于创新教育

    54. 科学家到中学做报告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平视美国教育
平视红楼
李谋宏 著
平视美国教育
平视张爱玲
金宏达
平视美国教育
平视美国
龚惠民 著
平视美国教育
平视孔夫子
伊人 著
平视美国教育
平视日本
程弘宇 著
平视美国教育
平视风景:李强油画风景作品集
李强 著
平视美国教育
平视姚明
王猛 著
平视美国教育
平视西方
袁宝成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平视美国教育
材料现代分析与测试技术(第2版)
王晓春、张希艳、卢利平 编
平视美国教育
学生问题诊疗:实战篇(大教育书系)
王晓春 著
平视美国教育
全球视野下的计算思维与教育
王晓春
平视美国教育
创新基础力学——理论力学篇
王晓春
平视美国教育
高职生求职指导
王晓春、李楠 编
平视美国教育
父辈的勋章
王晓春 编
平视美国教育
医疗卫生机构丙型病毒性肝炎防控手册
王晓春、张流波、李六亿 著
平视美国教育
父辈的勋章
王晓春 编
平视美国教育
新入职护士规培教程(第三册)·外科(培训教材)
王晓春、孙丹 著
平视美国教育
大夏书系·学生个案诊疗:让教师更专业
王晓春 著
平视美国教育
教与学的秘密:解读佐藤学的课堂教学观
王晓春 著
平视美国教育
100个宇宙万象奥秘
王晓春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