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 [第13版] (下册)

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 [第13版] (下册)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6-05
版次: 1
ISBN: 9787562436522
定价: 3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760页
字数: 377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60人买过
  •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聚社会科学各学科大家于一堂,集方法论问题和各种重要研究方法之大成。既能深入浅出,准确清晰地介绍和解释不同的研究方法与取向,又能以反思的心态和目光对这些方法进行分析性阐述。学习科学研究方法的目的在于开阔视野、激发想象、启迪思考、以有系统的实证性研究方法获得对人类社会与行为的真知灼见,相信本书能够成为广大社会科学研究者和学习者的良师益友和善其事的利器。   曾任:
      台湾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兼系主任
      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研究员兼副院长
      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学组高级讲师兼主任
      台湾“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
      亚洲社会心理学会理事长
      现任:
      佛光人文社会学院心理学系讲座教授
      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第四编搜集资料的方法
    第十七章仪器记录法
    第一节仪器记录法的性质与目的
    第二节仪器记录法的优点与缺点
    第三节仪器的来源
    第四节产生或测量刺激的仪器
    第五节观察或记录反应的仪器
    第十八章调查访问法
    第一节访问法的性质
    第二节访问法的类型
    第三节访问的策略
    第四节访问的技巧
    第五节访员的选择与训练
    第六节访问法的限制与资料处理
    第十九章测验量表法
    第一节何谓测验量表
    第二节测验的客观性
    第三节测验的对象行为
    第四节影响测验对象行为的其他因素
    第五节测验的使用与解释
    第六节结语
    第二十章投射技术
    第一节投射法的意义及其理论基础
    第二节罗夏克墨渍测验
    第三节主题统觉测验
    第四节其他重要的投射测验法
    第二十一章社会计量法
    第一节人际吸引的理论
    第二节主要社会计量技术——Moreno式社会计量性测验
    第三节社会计量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第二十二章语义分析法
    第一节语义分析法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语义分析法的实施程序
    第三节语义分析法中的资料分析
    第四节语义分析法的应用
    第五节语义分析法的检讨与前途
    第二十三章Q技术
    第一节Q技术的意义与性质
    第二节Q分类资料与Q分类的安排
    第三节非结构性的Q分类
    第四节结构性的Q分类
    第五节Q技术的优点与限制
    第五编资料分析与报告
    第二十四章资料的分析与解释
    第一节研究资料的编码
    第二节计算机的运用
    第三节统计分析的原则
    第四节研究结果的解释
    第二十五章内容分析
    第一节内容分析的定义
    第二节内容分析的设计
    第三节内容分析的方法
    第二十六章因素分析
    第一节因素分析的数学模式
    第二节因素分析的几何图解
    第三节因素分析结果的意义
    第四节因素数目的决定
    第五节共同性的估计
    第六节因素模式的比较
    第七节转轴与因素的解释
    第二十七章因径分析
    第一节两个数学模型
    第二节因径分析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因径分析的运作内容
    第四节一些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第五节一个假想的例子
    第六节因径分析的运作步骤
    第二十八章撰写研究报告
    第一节论文撰写的基本认识
    第二节论文主体部分的写法
    第三节论文撰写体例
    附录如何撰写研究计划
  •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聚社会科学各学科大家于一堂,集方法论问题和各种重要研究方法之大成。既能深入浅出,准确清晰地介绍和解释不同的研究方法与取向,又能以反思的心态和目光对这些方法进行分析性阐述。学习科学研究方法的目的在于开阔视野、激发想象、启迪思考、以有系统的实证性研究方法获得对人类社会与行为的真知灼见,相信本书能够成为广大社会科学研究者和学习者的良师益友和善其事的利器。
  • 作者简介:
      曾任:
      台湾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兼系主任
      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研究员兼副院长
      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学组高级讲师兼主任
      台湾“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
      亚洲社会心理学会理事长
      现任:
      佛光人文社会学院心理学系讲座教授
      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 目录:
    第四编搜集资料的方法
    第十七章仪器记录法
    第一节仪器记录法的性质与目的
    第二节仪器记录法的优点与缺点
    第三节仪器的来源
    第四节产生或测量刺激的仪器
    第五节观察或记录反应的仪器
    第十八章调查访问法
    第一节访问法的性质
    第二节访问法的类型
    第三节访问的策略
    第四节访问的技巧
    第五节访员的选择与训练
    第六节访问法的限制与资料处理
    第十九章测验量表法
    第一节何谓测验量表
    第二节测验的客观性
    第三节测验的对象行为
    第四节影响测验对象行为的其他因素
    第五节测验的使用与解释
    第六节结语
    第二十章投射技术
    第一节投射法的意义及其理论基础
    第二节罗夏克墨渍测验
    第三节主题统觉测验
    第四节其他重要的投射测验法
    第二十一章社会计量法
    第一节人际吸引的理论
    第二节主要社会计量技术——Moreno式社会计量性测验
    第三节社会计量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第二十二章语义分析法
    第一节语义分析法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语义分析法的实施程序
    第三节语义分析法中的资料分析
    第四节语义分析法的应用
    第五节语义分析法的检讨与前途
    第二十三章Q技术
    第一节Q技术的意义与性质
    第二节Q分类资料与Q分类的安排
    第三节非结构性的Q分类
    第四节结构性的Q分类
    第五节Q技术的优点与限制
    第五编资料分析与报告
    第二十四章资料的分析与解释
    第一节研究资料的编码
    第二节计算机的运用
    第三节统计分析的原则
    第四节研究结果的解释
    第二十五章内容分析
    第一节内容分析的定义
    第二节内容分析的设计
    第三节内容分析的方法
    第二十六章因素分析
    第一节因素分析的数学模式
    第二节因素分析的几何图解
    第三节因素分析结果的意义
    第四节因素数目的决定
    第五节共同性的估计
    第六节因素模式的比较
    第七节转轴与因素的解释
    第二十七章因径分析
    第一节两个数学模型
    第二节因径分析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因径分析的运作内容
    第四节一些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第五节一个假想的例子
    第六节因径分析的运作步骤
    第二十八章撰写研究报告
    第一节论文撰写的基本认识
    第二节论文主体部分的写法
    第三节论文撰写体例
    附录如何撰写研究计划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 [第13版] (下册)
如何理解中国人:文化与个人论文集
杨中芳 著
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 [第13版] (下册)
中国人的孝道:心理学的分析
叶光辉、杨国枢 著
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 [第13版] (下册)
中国人的自我:心理学的分析
杨国枢、陆洛 编
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 [第13版] (下册)
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上册)
杨国枢 著
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 [第13版] (下册)
华人本土心理学(下)
杨国枢、黄光国、杨中芳 编
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 [第13版] (下册)
如何研究中国人:心理学研究本土化论文集
杨中芳 著
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 [第13版] (下册)
华人人际和谐与冲突
黄囇莉 著
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 [第13版] (下册)
华人本土心理学(上)
杨国枢、黄光国、杨中芳 编
相关图书 / 更多
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 [第13版] (下册)
社会保险(第四版)
邓大松
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 [第13版] (下册)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 [第13版] (下册)
社会达尔文主义:美国思想底色
(美)理查德·霍夫施塔特,(Richard,Hofstadter)
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 [第13版] (下册)
社会文化脑:人类天性的文化神经科学 韩世辉
韩世辉
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 [第13版] (下册)
社会主义文化论
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
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 [第13版] (下册)
社会权的法理与实践
汤闳淼
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 [第13版] (下册)
社会营销手册
[英]杰勒德·黑斯廷斯(Gerard Hastings),[英]凯瑟琳·安格斯(Kathryn Angus),[美]卡罗尔·布莱恩特(Carol Bryant)
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 [第13版] (下册)
社会保障理论:发生机制与政策逻辑
席恒 著
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 [第13版] (下册)
社会调查:设计与评估
祝建华
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 [第13版] (下册)
社会情感学习手册:研究与实践
(美)杜拉克著 毛亚庆译
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 [第13版] (下册)
社会转型与晚清民国词学流变
朱惠国
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 [第13版] (下册)
社会工作本土实践与探究
姒鹭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 [第13版] (下册)
中国人的价值观:社会科学观点
杨国枢 编
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 [第13版] (下册)
中国人的蜕变:社会科学观点
杨国枢 著
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 [第13版] (下册)
中国人的心理
杨国枢 编
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 [第13版] (下册)
中国人的自我:心理学的分析
杨国枢、陆洛 编
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 [第13版] (下册)
华人本土心理学(上)
杨国枢、黄光国、杨中芳 编
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 [第13版] (下册)
华人本土心理学(下)
杨国枢、黄光国、杨中芳 编
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 [第13版] (下册)
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上册)
杨国枢 著
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 [第13版] (下册)
中国人的心理
杨国枢
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 [第13版] (下册)
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本土化研究
杨国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