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思潮论稿(修订版)

戊戌思潮论稿(修订版)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2-11
版次: 1
ISBN: 9787504744586
定价: 4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48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历史
21人买过
  •   《戊戌思潮论稿(修订本)》介绍了纵观中国近代近百年风云变幻的历史,能够产生持久性影响的,并且最能引起国人反思、研究的思潮,无疑当属戊戌思潮。以梁启超、康有为、严复等学术大师为代表的先进的思想家,站在时代潮头,演绎了一场空前的思想文化运动。其影响所及,早已超过了那个时代。《戊戌思潮论稿(修订本)》作者除了占有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外,对戊戌思潮中的主要思想潮流进行了专题性论述。资料的精当与思想性、学术性在这部学术著作中达到了比较完善的结合。   张锡勤,(1939~),男,江苏省扬州市人,教授。黑龙江省重点学科“中国哲学”学科带头人,黑龙江大学“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黑龙江大学哲学博士后流动站指导教师、黑龙汪省学位委员会首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哲学与文化以及中国伦理恩想史的研究,已出版专著(含主编与合作)10部,在《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历史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国家一级刊物30余篇,承担国家教育部及黑龙江省人文社科项目多项,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一章爱国主义与忧患意识
    一、祖国在危急中
    二、“中国无可亡之理,而有必强之道”
    三、救亡与振兴“惟有自强”
    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与“合群保种”
    五、对帝国主义的模糊认识和矛盾态度

    第二章论“法必变”与“变法当知本原”
    一、“四千年未有之变局”
    二、“变者,古今之公理也”
    三、“非变革不足以救中国”
    四、“变法当知本原”
    五、“变法之本原”是什么

    第三章论“兴民权”
    一、只有“兴民权”才能救中国
    二、民权观
    三、平等观
    四、自由观
    五、政变前的宪政思想
    六、政变后的宪政思想
    七、论个人自由与团体自由、个人解放与民族解放

    第四章论“三强”“开民智”“新民”
    一、速成与渐进
    二、“三强”为本说
    三、“权生于智”说
    四、“开民智”与“开绅智”“开官智”
    五、从《中国积弱溯源论》到《新民说》
    六、对“奴隶性”的清算
    七、对“新民”的具体规划
    八、“三强”“新民”诸说的理论贡献和失误
    九、康有为的《物质救国论》,康梁的分歧

    第五章文化批判与重构之一:对孔子和儒学的利用和改造
    一、康有为关于“孔教复原”的主张
    二、宋恕关于“排洛闽之伪教以复洙泗之真教”的主张
    三、谭嗣同关于孔教改革的主张
    四、梁启超对孔子和儒学的公开批评
    五、严复对儒学和传统文化的批评态度

    第六章文化批判与重构之二:“文化革命”帷幕的拉开
    一、文化重构的必要与方针
    二、“道德革命”(上):对旧道德的批判
    三、“道德革命”(下):对新道德的提倡
    四、“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提倡白话文和推广“官话”
    五、“史界革命”
    六、哲学变革
    七、戊戌“文化革命”的积极影响与不足

    第七章文化批判与重构之三:关于建立宗教的主张
    一、对宗教的关注
    二、出于非宗教动因的宗教热情,拟建新宗教的特点
    三、康有为建立孔教的主张
    四、谭嗣同以佛为主融合儒佛的主张
    五、梁启超否定孔教为宗教和对佛教的高度赞扬

    第八章经济近代化的种种设想
    一、告别农业文明,迈向工业文明的呼吁
    二、建设近代交通与近代农业
    三、提倡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
    四、论“尚奢”与开源
    五、论“商战”

    第九章为寻求救亡和变革的动力而呼唤“心力”
    一、论“唯心派造人物”,提倡自强其心
    二、对佛学与心学的极度推崇
    三、论自心造世界
    四、“心力”种种
    五、对“心力”的种种期望

    第十章又一种忧患,大同思想
    一、对西方资本主义的矛盾态度
    二、现阶段纲领与未来蓝图
    三、救世主义与人道主义
    四、大同社会的性质
    五、大同思想的积极影响及其空想性
    结语戊戌思潮的积极影响与不足
    再版后记
  • 内容简介:
      《戊戌思潮论稿(修订本)》介绍了纵观中国近代近百年风云变幻的历史,能够产生持久性影响的,并且最能引起国人反思、研究的思潮,无疑当属戊戌思潮。以梁启超、康有为、严复等学术大师为代表的先进的思想家,站在时代潮头,演绎了一场空前的思想文化运动。其影响所及,早已超过了那个时代。《戊戌思潮论稿(修订本)》作者除了占有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外,对戊戌思潮中的主要思想潮流进行了专题性论述。资料的精当与思想性、学术性在这部学术著作中达到了比较完善的结合。
  • 作者简介:
      张锡勤,(1939~),男,江苏省扬州市人,教授。黑龙江省重点学科“中国哲学”学科带头人,黑龙江大学“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黑龙江大学哲学博士后流动站指导教师、黑龙汪省学位委员会首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哲学与文化以及中国伦理恩想史的研究,已出版专著(含主编与合作)10部,在《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历史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国家一级刊物30余篇,承担国家教育部及黑龙江省人文社科项目多项,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 目录:
    第一章爱国主义与忧患意识
    一、祖国在危急中
    二、“中国无可亡之理,而有必强之道”
    三、救亡与振兴“惟有自强”
    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与“合群保种”
    五、对帝国主义的模糊认识和矛盾态度

    第二章论“法必变”与“变法当知本原”
    一、“四千年未有之变局”
    二、“变者,古今之公理也”
    三、“非变革不足以救中国”
    四、“变法当知本原”
    五、“变法之本原”是什么

    第三章论“兴民权”
    一、只有“兴民权”才能救中国
    二、民权观
    三、平等观
    四、自由观
    五、政变前的宪政思想
    六、政变后的宪政思想
    七、论个人自由与团体自由、个人解放与民族解放

    第四章论“三强”“开民智”“新民”
    一、速成与渐进
    二、“三强”为本说
    三、“权生于智”说
    四、“开民智”与“开绅智”“开官智”
    五、从《中国积弱溯源论》到《新民说》
    六、对“奴隶性”的清算
    七、对“新民”的具体规划
    八、“三强”“新民”诸说的理论贡献和失误
    九、康有为的《物质救国论》,康梁的分歧

    第五章文化批判与重构之一:对孔子和儒学的利用和改造
    一、康有为关于“孔教复原”的主张
    二、宋恕关于“排洛闽之伪教以复洙泗之真教”的主张
    三、谭嗣同关于孔教改革的主张
    四、梁启超对孔子和儒学的公开批评
    五、严复对儒学和传统文化的批评态度

    第六章文化批判与重构之二:“文化革命”帷幕的拉开
    一、文化重构的必要与方针
    二、“道德革命”(上):对旧道德的批判
    三、“道德革命”(下):对新道德的提倡
    四、“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提倡白话文和推广“官话”
    五、“史界革命”
    六、哲学变革
    七、戊戌“文化革命”的积极影响与不足

    第七章文化批判与重构之三:关于建立宗教的主张
    一、对宗教的关注
    二、出于非宗教动因的宗教热情,拟建新宗教的特点
    三、康有为建立孔教的主张
    四、谭嗣同以佛为主融合儒佛的主张
    五、梁启超否定孔教为宗教和对佛教的高度赞扬

    第八章经济近代化的种种设想
    一、告别农业文明,迈向工业文明的呼吁
    二、建设近代交通与近代农业
    三、提倡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
    四、论“尚奢”与开源
    五、论“商战”

    第九章为寻求救亡和变革的动力而呼唤“心力”
    一、论“唯心派造人物”,提倡自强其心
    二、对佛学与心学的极度推崇
    三、论自心造世界
    四、“心力”种种
    五、对“心力”的种种期望

    第十章又一种忧患,大同思想
    一、对西方资本主义的矛盾态度
    二、现阶段纲领与未来蓝图
    三、救世主义与人道主义
    四、大同社会的性质
    五、大同思想的积极影响及其空想性
    结语戊戌思潮的积极影响与不足
    再版后记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戊戌思潮论稿(修订版)
文化中国书系:唐前中国佛教史论稿
张雪松 著
戊戌思潮论稿(修订版)
说雍正
纪连海 著
戊戌思潮论稿(修订版)
文化中国书系:儒学与中国宗教
张践 著
戊戌思潮论稿(修订版)
文化中国书系·拓荒者的足迹:中国文化产业改革发展十年路径与政策回顾
张晓明 著;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 编
戊戌思潮论稿(修订版)
说杜甫
黄玉峰 著
戊戌思潮论稿(修订版)
说唐太宗
刘后滨 著
戊戌思潮论稿(修订版)
文化中国书系·文化发展的理论与政策:基于文化竞争的战略研究
贾旭东 著;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 编
戊戌思潮论稿(修订版)
《周易》经传与易学史绪论
廖名春 著
戊戌思潮论稿(修订版)
文化中国书系:走向“解构论的解释学”
李河 著
相关图书 / 更多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戊戌思潮论稿(修订版)
张锡勤文集(第一卷)
张锡勤 著
戊戌思潮论稿(修订版)
张锡勤文集(第三卷)
张锡勤 著
戊戌思潮论稿(修订版)
张锡勤文集(第二卷)
张锡勤 著
戊戌思潮论稿(修订版)
梁启超思想平议
张锡勤 著
戊戌思潮论稿(修订版)
儒学在中国近代的命运
张锡勤 著
戊戌思潮论稿(修订版)
一得集(张锡勤文选)
张锡勤
戊戌思潮论稿(修订版)
中国传统道德举要
张锡勤 著
戊戌思潮论稿(修订版)
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稿(上.下)
张锡勤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