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书系·学校的样子:学校为教师做的100件事

大夏书系·学校的样子:学校为教师做的100件事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5-10
版次: 1
ISBN: 9787567541078
定价: 32.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轻型纸
页数: 248页
字数: 244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23人买过
  • 《学校的样子:学校为教师做的100件事》是清华附小“基础教育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成果的立体呈现。
        清华附小的办学使命是: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其中有一个维度就是指向教师——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师德修养,提升专业水平,能够高尚为师、聪慧育人,使自己因教育成效而获得有品质的生活,因受人尊敬而更具职业认同。
        《学校的样子:学校为教师做的100件事》选取了附小为教师做的100件事,涵盖以先进的理念引领教学方向、搭建平台助力教师成长、关爱教师及其子女的生活、打造人文校园滋养教师心灵等方面。透过这100件事,我们可以窥见一所百年老校的样子:有角落、有故事、有意思,生态人文、充满书香,多方赞誉、受人尊敬。值得学校管理者细细研读。 窦桂梅,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育学博士。东北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兼职教授;东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作为教育部更新观念报告团成员之一,曾在人民大会堂作《为生命奠基——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专题报告、在联合国总部作《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与学》专题报告。被评为“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从课堂里走出来的教育专家”之一。
        她研究实践的主题教学获得了建国六十五周年国家首届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并撬动了学校“1+X课程”育人体系的建构与实施,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版《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研究》《我的教育视界》《超越·主题·整合》《听窦桂梅老师评课》《听窦桂梅老师讲课》《玫瑰与教育》《窦桂梅与主题教学》《回到教育的原点》等多部个人专著。 1 整合与我(王玲湘) ---2
    2 我上轮滑课(何宇畅)---5
    3 师生同台后(王杰红)---7
    4 读书是最好的保养(张 强)---10
    5 管理与整合(胡 兰)---12
    6 讲台去了,儿童来了(张文谦)---16
    7 课间“加加油”(张 晖)---18
    8 意大利的“中国文化年”(王玉梅)---20
    9 我的教室谁做主(王 艳)---22
    10 新年里的“拜年话”(李丽娜)---25
    11 一个好教师就是一种好教育(贾偲偲)---27
    12 我学足球文化(黄 静)---30
    13 我把书法带进教室(应 云)---33
    14 吟诵,我专业的慧根(张文强)---35
    15 关键细节好于他人1%(刘 鸿)---38
    16 西南联大的寻根之旅(王 祎)---40
    17 我成了硕士研究生导师(张华毓)---44
    18 一份国际简报(焦 石)---47
    19 清华工业工程系毕业的我来到清华附小后(戚凌霄)---49
    20 餐桌上的“话锋”(聂 焱)---51
    21 关于晨练微课堂(任海江)---53
    22 武术队,中华文化的传承(齐章飞)---55
    23 到“亲近母语”学习的那些故事(焦 玫)---57
    24 搭建信息化平台(吕 悦)---60
    25 会计出身的我成了“名师”(王建刚)---63
    26 教育家研究院成立了(汤卫红)---66
    27 去CBD分校工作的那段时光(昝玉静)---70
    28 终于圆了出国梦(郝晓红)---73
    29 副班主任工作是个什么活儿(范 敏)---75
    30 一间舞蹈教室(文炎钊)---77
    31 戏剧课程实施啦(赵若冰)---79
    32 我为沈石溪先生著作写伴读本(王娜娜)---81
    33 家校合作中的家长(宋怡冰)---84
    34 唱出最美声音(张 叶)---86
    35 才艺展示(李 秀)---88
    36 管乐团,让我从演奏者变为管理者(邓 玮)---90
    37 作为博士生的小学老师(张玉国)---93
    38 艺术不在艺术本身(张婷婷)---95
    39 在新加坡学校看到的(苗育春)---97
    40 体育,学校的核心课程(车立强)---99
    41 书法,另一种人生的书写(贺军峰)---101
    42 倾听老教师讲过去的故事(许淑一)---104
    43 足球是教材,也是教育(白 杰)---106
    44 一名会武术的语文老师(李 宁)---108
    45 我们班的家委会故事(盛 婕)---111
    46 幸福于在舞台上指挥(李宝仓)---113
    47 我当执行校长的岁月(傅雪松)---115
    48 再续书法缘(何 烨)---118
    49 挑战高空断桥拓展项目(文 敏)---120
    50 “全科包班”初长成(沈 美)---122
    51 我在日本的发现(朱丽娜)---125
    52 苦练口语(王 洁)---128
    53 青年共同体为我开“药方”(王秀平)---130
    54 我当上了“最具影响力教师”(王丽星)---132
    55 别担心,我们和你在一起(韩 冬)---134
    56 双师绽放中的成长(陈惠娟)---137
    57 中层管理者进班听课(王 露)---139
    58 窦老师对我的激励(俞 璐)---141
    59 我的副班(连 洁)---144
    60 回炉读书再教书(易 博)---146
    61 将前沿教学资源引到教师身边(王 峰)---149
    62 微格教室的风采(苏 琦)---151
    63 相信的作用力(李春虹)---153
    64 《小狐狸买手套》及其他(朱丽玲)---155
    65 进了附小,你就不是一个人(熊忠雄)---158
    66 以iPad实现教学课堂翻转(陈 军)---160
    67 自从班主任的办公桌搬进教室(张雪峰)---163
    68 “温暖”食堂(王奇志)---166
    69 生日祝福“三个一”(郭鸣剑)---168
    70 当我得到“猜猜我有多爱你”的祝福(王小茜)---170
    71 最好的热水器换来最好的饮水(焦玉萍)---172
    72 解决教师后顾之忧(尹红丹)---174
    73 一年一度的健康体检(罗 侠)---176
    74 空调搬进了清华宿舍(薛 晨)---178
    75 老师傅闫国华来了(申旭兵)---180
    76 暖暖水壶,甜甜笑容(李秀玲)---183
    77 舌尖上的清华附小(王 焱)---185
    78 晚餐背后的人文关怀(杨 钧)---187
    79 全体教师为教师子女过六一(卢 荣)---189
    80 教师子女任选“X课程”的机会(安 华)---191
    81 一笔特殊的“基金”(俞 琨)---193
    82 我的家庭,我的学校(姜国明)---195
    83 一根跳绳的故事(郭洪娟)---197
    84 不仅仅是体检(张 静)---199
    85 车灯、路灯(孟 娇)---201
    86 炎夏,当习习凉风吹来(代养兵)---203
    87 一束康乃馨的寄托(许长亮)---205
    88 用脚步丈量圆明园(陆雨青)---207
    89 我们的官网个人照(凌勇涛)---210
    90 图书馆里的角落(杨雪原)---212
    91 洗手间里的温情(唐小莉)---214
    92 插线板是小,安全是大(李 桦)---216
    93 探秘校园里的绿色(贺 洁)---218
    94 附小,家的味道(陈新蕾)---220
    95 OA·二校门·iPad(崔 占)---222
    96 这所生态田园(于 晗)---225
    97 阅读是教师最好的保养(韩沐霏)---227
    98 现代化的教室教学环境(玄海圣)---229
    99 我们的专业教室(王柏匀)---232
    100 那一抹清华紫(隋敏方)---234
  • 内容简介:
    《学校的样子:学校为教师做的100件事》是清华附小“基础教育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成果的立体呈现。
        清华附小的办学使命是: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其中有一个维度就是指向教师——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师德修养,提升专业水平,能够高尚为师、聪慧育人,使自己因教育成效而获得有品质的生活,因受人尊敬而更具职业认同。
        《学校的样子:学校为教师做的100件事》选取了附小为教师做的100件事,涵盖以先进的理念引领教学方向、搭建平台助力教师成长、关爱教师及其子女的生活、打造人文校园滋养教师心灵等方面。透过这100件事,我们可以窥见一所百年老校的样子:有角落、有故事、有意思,生态人文、充满书香,多方赞誉、受人尊敬。值得学校管理者细细研读。
  • 作者简介:
    窦桂梅,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育学博士。东北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兼职教授;东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作为教育部更新观念报告团成员之一,曾在人民大会堂作《为生命奠基——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专题报告、在联合国总部作《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与学》专题报告。被评为“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从课堂里走出来的教育专家”之一。
        她研究实践的主题教学获得了建国六十五周年国家首届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并撬动了学校“1+X课程”育人体系的建构与实施,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版《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研究》《我的教育视界》《超越·主题·整合》《听窦桂梅老师评课》《听窦桂梅老师讲课》《玫瑰与教育》《窦桂梅与主题教学》《回到教育的原点》等多部个人专著。
  • 目录:
    1 整合与我(王玲湘) ---2
    2 我上轮滑课(何宇畅)---5
    3 师生同台后(王杰红)---7
    4 读书是最好的保养(张 强)---10
    5 管理与整合(胡 兰)---12
    6 讲台去了,儿童来了(张文谦)---16
    7 课间“加加油”(张 晖)---18
    8 意大利的“中国文化年”(王玉梅)---20
    9 我的教室谁做主(王 艳)---22
    10 新年里的“拜年话”(李丽娜)---25
    11 一个好教师就是一种好教育(贾偲偲)---27
    12 我学足球文化(黄 静)---30
    13 我把书法带进教室(应 云)---33
    14 吟诵,我专业的慧根(张文强)---35
    15 关键细节好于他人1%(刘 鸿)---38
    16 西南联大的寻根之旅(王 祎)---40
    17 我成了硕士研究生导师(张华毓)---44
    18 一份国际简报(焦 石)---47
    19 清华工业工程系毕业的我来到清华附小后(戚凌霄)---49
    20 餐桌上的“话锋”(聂 焱)---51
    21 关于晨练微课堂(任海江)---53
    22 武术队,中华文化的传承(齐章飞)---55
    23 到“亲近母语”学习的那些故事(焦 玫)---57
    24 搭建信息化平台(吕 悦)---60
    25 会计出身的我成了“名师”(王建刚)---63
    26 教育家研究院成立了(汤卫红)---66
    27 去CBD分校工作的那段时光(昝玉静)---70
    28 终于圆了出国梦(郝晓红)---73
    29 副班主任工作是个什么活儿(范 敏)---75
    30 一间舞蹈教室(文炎钊)---77
    31 戏剧课程实施啦(赵若冰)---79
    32 我为沈石溪先生著作写伴读本(王娜娜)---81
    33 家校合作中的家长(宋怡冰)---84
    34 唱出最美声音(张 叶)---86
    35 才艺展示(李 秀)---88
    36 管乐团,让我从演奏者变为管理者(邓 玮)---90
    37 作为博士生的小学老师(张玉国)---93
    38 艺术不在艺术本身(张婷婷)---95
    39 在新加坡学校看到的(苗育春)---97
    40 体育,学校的核心课程(车立强)---99
    41 书法,另一种人生的书写(贺军峰)---101
    42 倾听老教师讲过去的故事(许淑一)---104
    43 足球是教材,也是教育(白 杰)---106
    44 一名会武术的语文老师(李 宁)---108
    45 我们班的家委会故事(盛 婕)---111
    46 幸福于在舞台上指挥(李宝仓)---113
    47 我当执行校长的岁月(傅雪松)---115
    48 再续书法缘(何 烨)---118
    49 挑战高空断桥拓展项目(文 敏)---120
    50 “全科包班”初长成(沈 美)---122
    51 我在日本的发现(朱丽娜)---125
    52 苦练口语(王 洁)---128
    53 青年共同体为我开“药方”(王秀平)---130
    54 我当上了“最具影响力教师”(王丽星)---132
    55 别担心,我们和你在一起(韩 冬)---134
    56 双师绽放中的成长(陈惠娟)---137
    57 中层管理者进班听课(王 露)---139
    58 窦老师对我的激励(俞 璐)---141
    59 我的副班(连 洁)---144
    60 回炉读书再教书(易 博)---146
    61 将前沿教学资源引到教师身边(王 峰)---149
    62 微格教室的风采(苏 琦)---151
    63 相信的作用力(李春虹)---153
    64 《小狐狸买手套》及其他(朱丽玲)---155
    65 进了附小,你就不是一个人(熊忠雄)---158
    66 以iPad实现教学课堂翻转(陈 军)---160
    67 自从班主任的办公桌搬进教室(张雪峰)---163
    68 “温暖”食堂(王奇志)---166
    69 生日祝福“三个一”(郭鸣剑)---168
    70 当我得到“猜猜我有多爱你”的祝福(王小茜)---170
    71 最好的热水器换来最好的饮水(焦玉萍)---172
    72 解决教师后顾之忧(尹红丹)---174
    73 一年一度的健康体检(罗 侠)---176
    74 空调搬进了清华宿舍(薛 晨)---178
    75 老师傅闫国华来了(申旭兵)---180
    76 暖暖水壶,甜甜笑容(李秀玲)---183
    77 舌尖上的清华附小(王 焱)---185
    78 晚餐背后的人文关怀(杨 钧)---187
    79 全体教师为教师子女过六一(卢 荣)---189
    80 教师子女任选“X课程”的机会(安 华)---191
    81 一笔特殊的“基金”(俞 琨)---193
    82 我的家庭,我的学校(姜国明)---195
    83 一根跳绳的故事(郭洪娟)---197
    84 不仅仅是体检(张 静)---199
    85 车灯、路灯(孟 娇)---201
    86 炎夏,当习习凉风吹来(代养兵)---203
    87 一束康乃馨的寄托(许长亮)---205
    88 用脚步丈量圆明园(陆雨青)---207
    89 我们的官网个人照(凌勇涛)---210
    90 图书馆里的角落(杨雪原)---212
    91 洗手间里的温情(唐小莉)---214
    92 插线板是小,安全是大(李 桦)---216
    93 探秘校园里的绿色(贺 洁)---218
    94 附小,家的味道(陈新蕾)---220
    95 OA·二校门·iPad(崔 占)---222
    96 这所生态田园(于 晗)---225
    97 阅读是教师最好的保养(韩沐霏)---227
    98 现代化的教室教学环境(玄海圣)---229
    99 我们的专业教室(王柏匀)---232
    100 那一抹清华紫(隋敏方)---234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