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心理学

社交心理学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2-02
版次: 1
ISBN: 9787512323353
定价: 2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04页
字数: 176千字
分类: 哲学心理学
23人买过
  • 本书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解释了社交活动中的一些现象,揭示了人们心理变化的规律,目的在于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社交,掌握交往的技巧,增强社交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本书可供广大渴望提高社交技巧的读者朋友阅读,也可供从事心理素质教育的工作者及心理学爱好者参考。 孙科炎

          北京华通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企业经营管理、项目策划咨询实战派专家,对组织经营管理、企业群体行为等问题频有研究,长期从事教育管理、工业生产管理、文化产业创意等多种项目的组织与策划。作者近十年来潜心研究管理学和心理学,出版相关著作十多部。 丛书序

    前言

    第一章社会关系中的我们—————————————————————1

    每个人都有多种多样的社会性需求,这些需求可以通过社会交往获得满足。换句话说,人们的社交行为受各种各样的社会性需求的驱动。

    个体社会性——人生的美好在于与人相处—————————————2

    社会同一性——每个人都需要朋友————————————————4

    社会互动——没有分享是人生的悲剧———————————————6

    社会交换——我们为各自的利益而交往——————————————8

    社会回报——社会关系总是在回报中产生—————————————11

    安全需求——承认自己的脆弱吧—————————————————14

    包容需求——更亲和一些,更幸福一些——————————————16

    赞许动机——为他人的赞赏而努力————————————————19

    成就动机——在他人的评价中感受成功——————————————21

    第二章关系的秘密————————————————————————25

    在社会交往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人,但并不是与所有人都能建立良好的关系或成为亲密的朋友。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吸引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究竟什么样的人才会成为朋友?这就是关系的秘密。

    自我参照——你只是我的镜像——————————————————26

    匹配现象——配得上,还是配不上————————————————28

    预期法则——你就是我要找的那个人———————————————30

    接近性——我喜欢你,只因可接近你———————————————33

    相似性——趣味相投是友谊之钥—————————————————36

    互补性——因为不同,所以交往—————————————————39

    对立性——与朋友接近,与“敌人”一起生活———————————41

    维护自尊——丧失自尊的风险让人们举棋不定———————————44

    自我妨碍——畏首畏尾只因过分保护自己—————————————47

    第三章完美社交人格———————————————————————51

    谁是天生社交家?人们往往认为是那些在社交活动中如鱼得水的人,是那些拥有完美社交人格的人。

    社会习得——从成功中获取更大的自信——————————————52

    悦纳自己——不要做失败的酸柠檬————————————————54

    缺陷效应——有一些小缺点比完美更好——————————————56

    首因效应——第一印象至关重要—————————————————58

    热情效应——给自己贴上“热情”的标签—————————————61

    自我暴露——从一开始就敞开心扉吧———————————————63

    真诚之美——没有真诚,就丧失一切———————————————65

    南风法则——温和比严肃更能俘获人心——————————————68

    平衡理论——这是一场跷跷板游戏————————————————71

    第四章助人者自助————————————————————————75

    每个人都关注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事物,在社交活动中更是如此。通常我们能从助人行为中获得更多的收益,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助人行为将为我们开拓更宽广的社交之路。

    亲社会行为——我们都可能会帮助他人——————————————76

    时间压力——助人行为中的时间观念———————————————78

    内疚感——内疚感促进助人行为—————————————————80

    共情诱因——帮助,只是因为感动————————————————83

    文前.indd 2 2012-1-13 13:16:39

    旁观者效应——责任越分散,帮助者越少—————————————85

    群体解释——群体懈怠对助人行为的消解—————————————88

    留面子效应——处处要给别人留面子———————————————91

    补偿效应——如果没有可乐,就给他一杯咖啡吧——————————93

    第五章关系互动——————————————————————————97

    社交中不仅要平衡双方之间的利益关系,还应该礼尚往来,投桃报李,妥善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实现有效互动。

    互惠预期——他相信你,所以你应该做到—————————————98

    关系回报——回报总是要的,无论它是什么———————————101

    承诺一致性——说出来的话,泼出去的水————————————103

    德西效应——物质交往的利与弊————————————————106

    表露互惠——朋友向你倾诉的时候,你该做什么—————————109

    赫洛克实验——恰当的反馈是友谊之源—————————————111

    频率原则——见面长不如常见面————————————————113

    互酬效应——投桃报李,礼尚往来———————————————115

    刺猬效应——不可过远,也不可过近——————————————118

    第六章说服与沟通———————————————————————121

    如何成功地说服他人,让他人改变原有的态度,做出符合我们期望的行为?这是一个沟通的过程,需要说服者充分了解被说服者的心理变化,找准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从而达到说服的目的。

    中心途径——摆论据只对专业人士有效—————————————122

    外周途径——浅显易懂的说服更容易让人接受——————————124

    权威效应——把权威的力量留在关键时刻————————————127

    唤起恐惧——恐惧什么,就唤醒什么——————————————129

    好心情效应——情感比理智更重要———————————————133

    文前.indd 3 2012-1-13 13:16:39

    行为效应——付诸行动,态度才会变化—————————————135

    双面说服——好的说,坏的也要说———————————————138

    登门槛现象——从小处开始说服————————————————140

    沸腾效应——反复刺激对方的信服点——————————————143

    睡眠效应——时间可以美化一切————————————————145

    第七章调控情绪—————————————————————————149

    受情绪的影响,我们不敢说与他人的关系是完美无缺的。但追求完美的倾向促使人们寻找背后的原因,即如何调控情绪。

    能量理论——情绪是一种能量—————————————————150

    ABC理论——情绪是一种选择—————————————————152

    情绪辨析——要有自知之明——————————————————154

    情绪模式识别——不要被情绪“绑架”—————————————157

    面部表情反馈——从改变表情开始———————————————160

    加法思维——多看得到的,少看失去的—————————————163

    情绪传染——不要被他人的情绪左右——————————————166

    感知他人情绪——破译情绪交流的密码—————————————168

    厌恶事件——小事件引发的情绪唤醒——————————————171

    沉没成本效应——无法挽回,就不必纠缠————————————174

    合理宣泄——行之有效的情绪调控手段—————————————176

    第八章冲突与困惑———————————————————————179

    人们可能因经历、性格等因素走到一起,但并不是说仅此就可以长久地将关系维持下去了。矛盾和冲突可以使关系更加坚固,也可能使关系渐行渐远,甚至导致关系破裂。

    囚徒困境——当友谊与利益碰撞————————————————180

    竞争障碍——谁输了,谁赢了—————————————————182

    文前.indd 4 2012-1-13 13:16:40

    公平知觉——这种不公平让我愤怒———————————————185

    偏见强化——偏见激发更大的敌意———————————————188

    自我辩解——人人都在为自己寻找理由—————————————190

    信念固着——因为偏执,所以愚蠢———————————————192

    延迟满足——耐心从来就不多余————————————————195

    近因效应——重视当下,否则前功尽弃—————————————198

    缄默效应——沉默也是一种力量————————————————200

    淬火效应——万事万物皆需适可而止——————————————202

    后记—————————————————————————————205
  •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解释了社交活动中的一些现象,揭示了人们心理变化的规律,目的在于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社交,掌握交往的技巧,增强社交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本书可供广大渴望提高社交技巧的读者朋友阅读,也可供从事心理素质教育的工作者及心理学爱好者参考。
  • 作者简介:
    孙科炎

          北京华通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企业经营管理、项目策划咨询实战派专家,对组织经营管理、企业群体行为等问题频有研究,长期从事教育管理、工业生产管理、文化产业创意等多种项目的组织与策划。作者近十年来潜心研究管理学和心理学,出版相关著作十多部。
  • 目录:
    丛书序

    前言

    第一章社会关系中的我们—————————————————————1

    每个人都有多种多样的社会性需求,这些需求可以通过社会交往获得满足。换句话说,人们的社交行为受各种各样的社会性需求的驱动。

    个体社会性——人生的美好在于与人相处—————————————2

    社会同一性——每个人都需要朋友————————————————4

    社会互动——没有分享是人生的悲剧———————————————6

    社会交换——我们为各自的利益而交往——————————————8

    社会回报——社会关系总是在回报中产生—————————————11

    安全需求——承认自己的脆弱吧—————————————————14

    包容需求——更亲和一些,更幸福一些——————————————16

    赞许动机——为他人的赞赏而努力————————————————19

    成就动机——在他人的评价中感受成功——————————————21

    第二章关系的秘密————————————————————————25

    在社会交往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人,但并不是与所有人都能建立良好的关系或成为亲密的朋友。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吸引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究竟什么样的人才会成为朋友?这就是关系的秘密。

    自我参照——你只是我的镜像——————————————————26

    匹配现象——配得上,还是配不上————————————————28

    预期法则——你就是我要找的那个人———————————————30

    接近性——我喜欢你,只因可接近你———————————————33

    相似性——趣味相投是友谊之钥—————————————————36

    互补性——因为不同,所以交往—————————————————39

    对立性——与朋友接近,与“敌人”一起生活———————————41

    维护自尊——丧失自尊的风险让人们举棋不定———————————44

    自我妨碍——畏首畏尾只因过分保护自己—————————————47

    第三章完美社交人格———————————————————————51

    谁是天生社交家?人们往往认为是那些在社交活动中如鱼得水的人,是那些拥有完美社交人格的人。

    社会习得——从成功中获取更大的自信——————————————52

    悦纳自己——不要做失败的酸柠檬————————————————54

    缺陷效应——有一些小缺点比完美更好——————————————56

    首因效应——第一印象至关重要—————————————————58

    热情效应——给自己贴上“热情”的标签—————————————61

    自我暴露——从一开始就敞开心扉吧———————————————63

    真诚之美——没有真诚,就丧失一切———————————————65

    南风法则——温和比严肃更能俘获人心——————————————68

    平衡理论——这是一场跷跷板游戏————————————————71

    第四章助人者自助————————————————————————75

    每个人都关注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事物,在社交活动中更是如此。通常我们能从助人行为中获得更多的收益,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助人行为将为我们开拓更宽广的社交之路。

    亲社会行为——我们都可能会帮助他人——————————————76

    时间压力——助人行为中的时间观念———————————————78

    内疚感——内疚感促进助人行为—————————————————80

    共情诱因——帮助,只是因为感动————————————————83

    文前.indd 2 2012-1-13 13:16:39

    旁观者效应——责任越分散,帮助者越少—————————————85

    群体解释——群体懈怠对助人行为的消解—————————————88

    留面子效应——处处要给别人留面子———————————————91

    补偿效应——如果没有可乐,就给他一杯咖啡吧——————————93

    第五章关系互动——————————————————————————97

    社交中不仅要平衡双方之间的利益关系,还应该礼尚往来,投桃报李,妥善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实现有效互动。

    互惠预期——他相信你,所以你应该做到—————————————98

    关系回报——回报总是要的,无论它是什么———————————101

    承诺一致性——说出来的话,泼出去的水————————————103

    德西效应——物质交往的利与弊————————————————106

    表露互惠——朋友向你倾诉的时候,你该做什么—————————109

    赫洛克实验——恰当的反馈是友谊之源—————————————111

    频率原则——见面长不如常见面————————————————113

    互酬效应——投桃报李,礼尚往来———————————————115

    刺猬效应——不可过远,也不可过近——————————————118

    第六章说服与沟通———————————————————————121

    如何成功地说服他人,让他人改变原有的态度,做出符合我们期望的行为?这是一个沟通的过程,需要说服者充分了解被说服者的心理变化,找准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从而达到说服的目的。

    中心途径——摆论据只对专业人士有效—————————————122

    外周途径——浅显易懂的说服更容易让人接受——————————124

    权威效应——把权威的力量留在关键时刻————————————127

    唤起恐惧——恐惧什么,就唤醒什么——————————————129

    好心情效应——情感比理智更重要———————————————133

    文前.indd 3 2012-1-13 13:16:39

    行为效应——付诸行动,态度才会变化—————————————135

    双面说服——好的说,坏的也要说———————————————138

    登门槛现象——从小处开始说服————————————————140

    沸腾效应——反复刺激对方的信服点——————————————143

    睡眠效应——时间可以美化一切————————————————145

    第七章调控情绪—————————————————————————149

    受情绪的影响,我们不敢说与他人的关系是完美无缺的。但追求完美的倾向促使人们寻找背后的原因,即如何调控情绪。

    能量理论——情绪是一种能量—————————————————150

    ABC理论——情绪是一种选择—————————————————152

    情绪辨析——要有自知之明——————————————————154

    情绪模式识别——不要被情绪“绑架”—————————————157

    面部表情反馈——从改变表情开始———————————————160

    加法思维——多看得到的,少看失去的—————————————163

    情绪传染——不要被他人的情绪左右——————————————166

    感知他人情绪——破译情绪交流的密码—————————————168

    厌恶事件——小事件引发的情绪唤醒——————————————171

    沉没成本效应——无法挽回,就不必纠缠————————————174

    合理宣泄——行之有效的情绪调控手段—————————————176

    第八章冲突与困惑———————————————————————179

    人们可能因经历、性格等因素走到一起,但并不是说仅此就可以长久地将关系维持下去了。矛盾和冲突可以使关系更加坚固,也可能使关系渐行渐远,甚至导致关系破裂。

    囚徒困境——当友谊与利益碰撞————————————————180

    竞争障碍——谁输了,谁赢了—————————————————182

    文前.indd 4 2012-1-13 13:16:40

    公平知觉——这种不公平让我愤怒———————————————185

    偏见强化——偏见激发更大的敌意———————————————188

    自我辩解——人人都在为自己寻找理由—————————————190

    信念固着——因为偏执,所以愚蠢———————————————192

    延迟满足——耐心从来就不多余————————————————195

    近因效应——重视当下,否则前功尽弃—————————————198

    缄默效应——沉默也是一种力量————————————————200

    淬火效应——万事万物皆需适可而止——————————————202

    后记—————————————————————————————205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社交心理学
创新创业素养
孙科炎 著
社交心理学
实用管理学基础
孙科炎 著;王霁、孙科炎 编
社交心理学
中华传统技艺/职业院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教材
孙科炎、王霁、焦燕红、王霁 编
社交心理学
下一个五年,你的公司会倒吗
孙科炎
社交心理学
华通咨询“组织行为学”精品课程·聪明的决策者:管理决策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孙科炎 著
社交心理学
聪明的管理者——从理念到行为的嬗变
孙科炎
社交心理学
华通咨询“组织行为学”精品课程:执行力密码
孙科炎 著
社交心理学
竞争心理学
孙科炎 著
社交心理学
领导心理学
孙科炎 著
社交心理学
投资心理学
孙科炎 著
社交心理学
大误区
孙科炎 著
社交心理学
怎样留住人才
孙科炎 编;陈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