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证候学

中医证候学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2013-07
版次: 1
ISBN: 9787506757423
定价: 380.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632页
字数: 4273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医药卫生
62人买过
  •   《中医证候学》在自己对中医学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古今文献和搜集有关医著、医话、医案,编成此书。该书从临床着眼,以病因为纲,分为12门,以脏腑为目,并以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相关病变归纳为21目,共得45类,295证(本书选用281证),共辖2344候(本书选用1870候),7000多方症,构成以证、候、方症三级诊断体系,并附有古今名医医案、医话二万余条,其中不乏现代名医诊治疑难和抢救危重的病案。为今后论述系统化的证候模型——病候学,以及更高层次的中医学理论——辨证论治一体化理论体系铺垫了基础。
      《中医证候学》内容具系统性、理论性、科学性、实用性,可供中医院校师生及其他相关人员参考阅读。 第一章病证概论
    第二章风证门(19证152候)
    第三章寒证门(15证112候)
    第四章暑证门(7证67候)
    第五章湿证门(25证250候)
    第六章燥证门(17证119候)
    第七章火证(热证)门(60证313候)
    第八章气证门(24证98候)
    第九章瘀证门(22证126候)
    第十章痰证门(27证159候)
    第十一章饮证门(21证103候)
    第十二章食证门(10证64候)
    第三十章虚证门(44证307候)
    附录
    参考书目
  • 内容简介:
      《中医证候学》在自己对中医学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古今文献和搜集有关医著、医话、医案,编成此书。该书从临床着眼,以病因为纲,分为12门,以脏腑为目,并以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相关病变归纳为21目,共得45类,295证(本书选用281证),共辖2344候(本书选用1870候),7000多方症,构成以证、候、方症三级诊断体系,并附有古今名医医案、医话二万余条,其中不乏现代名医诊治疑难和抢救危重的病案。为今后论述系统化的证候模型——病候学,以及更高层次的中医学理论——辨证论治一体化理论体系铺垫了基础。
      《中医证候学》内容具系统性、理论性、科学性、实用性,可供中医院校师生及其他相关人员参考阅读。
  • 目录:
    第一章病证概论
    第二章风证门(19证152候)
    第三章寒证门(15证112候)
    第四章暑证门(7证67候)
    第五章湿证门(25证250候)
    第六章燥证门(17证119候)
    第七章火证(热证)门(60证313候)
    第八章气证门(24证98候)
    第九章瘀证门(22证126候)
    第十章痰证门(27证159候)
    第十一章饮证门(21证103候)
    第十二章食证门(10证64候)
    第三十章虚证门(44证307候)
    附录
    参考书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中医证候学
中医病证方药要诀
秦伯勋
中医证候学
中医典籍与文化(2023年第1辑总第6期医学文献与医史书写)
王振国 主编
中医证候学
中医全科医学概论(第十一版) 大中专理科医药卫生
严小军 编;郭栋
中医证候学
中医全科医师诊疗与处方手册
彭清华 编
中医证候学
中医人体健康状态机器辨识理论及方法
刘旭龙 著;栾景民
中医证候学
中医健康管理 医学综合
韩彦华 编
中医证候学
中医儿科学(第5版/高职中医基础课/配增值)
聂绍通 著
中医证候学
中医眼中的烦躁焦虑
滕晶 主编;齐向华
中医证候学
中医诊断学
程绍民
中医证候学
中医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职称考试思维导图与考点精讲
马子霖
中医证候学
中医疫病典选读
未知
中医证候学
中医正养中国人
王长松;王露凝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中医证候学
新编中医证候学
李洪成、李新平、李新晔 著
中医证候学
R语言经典实例(原书第2版)
李洪成、潘文捷 译;[美]J.D.Long;[美]Paul Teetor
中医证候学
机器学习与R语言(原书第2版)
李洪成、许金炜、李舰 译
中医证候学
SPSS数据分析实用教程(第2版)
李洪成、张茂军、马广斌 著
中医证候学
SPSS数据分析教程/21世纪高等学校计算机规划教材·高校系列
李洪成、姜宏华 著
中医证候学
具体断六爻
李洪成
中医证候学
SPSS 18数据分析基础与实践
李洪成 著
中医证候学
中医证候学(上中下)
李洪成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