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道之学:明儒耿定向思想研究

卫道之学:明儒耿定向思想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7-10
版次: 1
ISBN: 9787520307215
定价: 8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10页
字数: 328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哲学心理学
11人买过
  •   《卫道之学:明儒耿定向思想研究》是国内学界有关耿定向思想研究的第一部专著。耿定向生活的时代,学界崇尚虚无,认情识为良知,漫谓一切皆是,他敏锐地注意到其中的隐患,提出“卫道”之说,强调通过“礼制”这一客观的、外在化的道德原则规约人的现实行为。
      耿定向的思想包含心性论和工夫论两大部分:其心性论以“真机不容已”为基本命题,强调作为成德依据的本心是一种具有必然性、不得不如此的道德情感;其工夫论的核心命题是“学有三关”,即为学过程包含“即心即道”“即事即心”和“慎术”三个前后相继的发展阶段,分别对治当时学界之三种错误倾向。在此基础上,《卫道之学:明儒耿定向思想研究》重新分析了耿定向和李贽的争论,认为争论根源在于两人的学术观点关联着各自的思想信念,无法妥协。因此,我们不应将耿定向简单视作“假道学”,对于李耿之争应该更为持平。   张斯珉,哲学博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宋明理学、中国生态哲学和儒家教化思想。在《东北师大学报》《人文杂志》《社会科学战线》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绪论
    一 耿定向思想研究的意义
    二 研究综述

    第一章 耿定向的生平及学思历程
    第一节 耿定向的生平履历
    一 家世与早岁经历
    二 宦海生涯
    三 耿定向与历任首辅的关系
    第二节 耿定向的思想源流
    一 王艮的泰州之学
    二 仲弟耿定理的启发
    三 罗汝芳当下论的启示
    第三节 耿定向的学思历程

    第二章 卫道意识——耿定向思想的理论起点与逻辑线索
    第一节 背景:王学弊端的逐渐显现
    第二节 耿定向对儒家道统的新理解
    一 儒家道统观念的历史沿革
    二 耿定向的新道统观
    第三节 耿定向对儒家正统学者的推崇
    一 对孟子的推崇
    二 尊崇程朱
    三 敬服东廓
    第四节 异端批判:里中三异人

    第三章 耿定向的哲学思想(上):真机不容已
    第一节 “不容已”的思想源流
    第二节 耿定向对“真机”的界定
    一 性
    二 仁
    三 本心与良知
    第三节 真机不容已:耿定向的不容已之说
    一 由“天道之不容已”到“真机不容已”
    二 “真机不容已”的具体内涵
    三 为学的基础:辨志
    第四节 万物一体:真机不容已的源泉与归宿
    一 达成“万物一体”的两种路径
    二 耿定向对万物一体的理解
    三 以担任地方官为万物一体的手段

    第四章 耿定向的哲学思想(下):学有三关
    第一节 即心即道
    第二节 即事即心
    一 耿定向对即事即心的理解
    二 批判“耽虚泥无”
    第三节 慎术
    一 “慎术”的经典来源与基本意涵
    二 现成良知:慎术的批判对象
    三 学孔子之学:耿定向的正确之“术”
    四 重礼:孔门之术的另一重价值
    第四节 耿定向与王畿的辩论
    一 前期争论:1564-1565
    二 后期争论:1577-1593
    三 对天台与龙溪之争的小结

    第五章 耿定向论佛
    第一节 摄佛归儒,佛为儒用
    一 以佛释朱陆之别
    二 一心通则无不通
    三 彻上彻下乃为真心
    四 空与未发之中
    第二节 儒佛有别:与焦竑论程颢辟佛
    一 程颢辟佛与焦竑的反驳
    二 耿定向对明道辟佛的回护

    第六章 李耿之争(上):哲学思想之争
    第一节 李耿之争的大致过程
    第二节 李贽思想的核心:童心说
    第三节 李耿哲学之争的三重面向
    一 孔子思想价值之争
    二 “不容已”之争
    三 人性之争

    第七章 李耿之争(下):史观之争
    第一节 论赞须具旷古只眼:李贽史论的核心要求
    第二节 卫道意识的延伸:耿定向论史的主要特点
    第三节 冯道:李耿史论之争的焦点
    一 宋代学者对冯道的不同看法
    二 李贽对冯道的称赞
    三 耿定向对冯道的批判
    第四节 对李耿之争的小结
    结语
    一 耿定向思想的意义与缺失
    二 对《明儒学案》中对耿定向评价的再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卫道之学:明儒耿定向思想研究》是国内学界有关耿定向思想研究的第一部专著。耿定向生活的时代,学界崇尚虚无,认情识为良知,漫谓一切皆是,他敏锐地注意到其中的隐患,提出“卫道”之说,强调通过“礼制”这一客观的、外在化的道德原则规约人的现实行为。
      耿定向的思想包含心性论和工夫论两大部分:其心性论以“真机不容已”为基本命题,强调作为成德依据的本心是一种具有必然性、不得不如此的道德情感;其工夫论的核心命题是“学有三关”,即为学过程包含“即心即道”“即事即心”和“慎术”三个前后相继的发展阶段,分别对治当时学界之三种错误倾向。在此基础上,《卫道之学:明儒耿定向思想研究》重新分析了耿定向和李贽的争论,认为争论根源在于两人的学术观点关联着各自的思想信念,无法妥协。因此,我们不应将耿定向简单视作“假道学”,对于李耿之争应该更为持平。
  • 作者简介:
      张斯珉,哲学博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宋明理学、中国生态哲学和儒家教化思想。在《东北师大学报》《人文杂志》《社会科学战线》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 目录:
    绪论
    一 耿定向思想研究的意义
    二 研究综述

    第一章 耿定向的生平及学思历程
    第一节 耿定向的生平履历
    一 家世与早岁经历
    二 宦海生涯
    三 耿定向与历任首辅的关系
    第二节 耿定向的思想源流
    一 王艮的泰州之学
    二 仲弟耿定理的启发
    三 罗汝芳当下论的启示
    第三节 耿定向的学思历程

    第二章 卫道意识——耿定向思想的理论起点与逻辑线索
    第一节 背景:王学弊端的逐渐显现
    第二节 耿定向对儒家道统的新理解
    一 儒家道统观念的历史沿革
    二 耿定向的新道统观
    第三节 耿定向对儒家正统学者的推崇
    一 对孟子的推崇
    二 尊崇程朱
    三 敬服东廓
    第四节 异端批判:里中三异人

    第三章 耿定向的哲学思想(上):真机不容已
    第一节 “不容已”的思想源流
    第二节 耿定向对“真机”的界定
    一 性
    二 仁
    三 本心与良知
    第三节 真机不容已:耿定向的不容已之说
    一 由“天道之不容已”到“真机不容已”
    二 “真机不容已”的具体内涵
    三 为学的基础:辨志
    第四节 万物一体:真机不容已的源泉与归宿
    一 达成“万物一体”的两种路径
    二 耿定向对万物一体的理解
    三 以担任地方官为万物一体的手段

    第四章 耿定向的哲学思想(下):学有三关
    第一节 即心即道
    第二节 即事即心
    一 耿定向对即事即心的理解
    二 批判“耽虚泥无”
    第三节 慎术
    一 “慎术”的经典来源与基本意涵
    二 现成良知:慎术的批判对象
    三 学孔子之学:耿定向的正确之“术”
    四 重礼:孔门之术的另一重价值
    第四节 耿定向与王畿的辩论
    一 前期争论:1564-1565
    二 后期争论:1577-1593
    三 对天台与龙溪之争的小结

    第五章 耿定向论佛
    第一节 摄佛归儒,佛为儒用
    一 以佛释朱陆之别
    二 一心通则无不通
    三 彻上彻下乃为真心
    四 空与未发之中
    第二节 儒佛有别:与焦竑论程颢辟佛
    一 程颢辟佛与焦竑的反驳
    二 耿定向对明道辟佛的回护

    第六章 李耿之争(上):哲学思想之争
    第一节 李耿之争的大致过程
    第二节 李贽思想的核心:童心说
    第三节 李耿哲学之争的三重面向
    一 孔子思想价值之争
    二 “不容已”之争
    三 人性之争

    第七章 李耿之争(下):史观之争
    第一节 论赞须具旷古只眼:李贽史论的核心要求
    第二节 卫道意识的延伸:耿定向论史的主要特点
    第三节 冯道:李耿史论之争的焦点
    一 宋代学者对冯道的不同看法
    二 李贽对冯道的称赞
    三 耿定向对冯道的批判
    第四节 对李耿之争的小结
    结语
    一 耿定向思想的意义与缺失
    二 对《明儒学案》中对耿定向评价的再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12
系列丛书 / 更多
卫道之学:明儒耿定向思想研究
日本重要哲学家著作编译和研究
史少博、[日]土田健次郎、许家晟 著
卫道之学:明儒耿定向思想研究
中国哲学的发展道路——本体学思想访谈录
成中英、漆思、张斯珉 著
卫道之学:明儒耿定向思想研究
天文历法与中国文化
刘明武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